标签: 胡言乱语

2017 篇文章

《星语者》
《星语者》 凌晨三点的设计室里,我的咖啡杯沿已经积了半圈褐色的渍。电脑屏幕的冷光映着窗外渐次亮起的路灯,像无数根银针扎进视网膜。键盘上的指节被敲得发白,甲方发来的第三版修改意见在文档里横冲直撞——他们坚持要在星空主题的咖啡厅设计中加入更多"仪式感",而我总觉得那些被标红的条款像极了猎户座腰带上的三颗恒星,看似固定却随时可能偏离轨道。 "第七次了。"…
《夜声》
《夜声》 凌晨三点四十七分,我摘下耳机时发现窗外的梧桐叶正簌簌落在阳台上。手机屏幕上跳动着未读消息,是那个叫"Alin"的音频账号发来的新动态:"原来声音真的会过期,就像去年秋天在街角弄丢的那只橘子。" 这已经是她连续第七天在凌晨两点准时更新深夜电台。我习惯性地点开最新一期,熟悉的钢琴前奏响起时,指尖突然触到桌角那支干枯的橘子标本。去年深秋,她曾在…
《四时书》
《四时书》 书柜最深处那本蓝布封面的日记本突然落在我掌心时,窗外的蝉鸣正撕扯着三伏天的暑气。1998年的墨迹在泛黄纸页间洇出涟漪,像极了那年梅雨季从教室后窗斜斜泼进来的雨丝。 初遇是在三月的槐花香里。转学生林小满抱着褪色的帆布包站在教室门口,发梢沾着细碎花瓣。我盯着她校服第三颗纽扣——是枚歪歪扭扭缝的太阳,和父亲临终前送我的那枚一模一样。那天风特别…
《预言之后》
《预言之后》 那本泛黄的笔记本躺在我的书桌上,扉页上歪歪扭扭地写着"2023年9月1日"。那天在旧书店角落发现它时,我正被新发的体检报告上的"痤疮"诊断困扰,指尖抚过纸页间干枯的银杏叶标本,突然想起母亲曾说过的话:"总有人会给你写未来的剧本。" 一、预言的开端 笔记本里夹着张便利贴,墨迹被时光洇开:"痘痘会消失,皮肤会变好,成绩会更好,失而复得,顺…
《最后一场雨》
《最后一场雨》 消毒水的气味在病房里凝成块状,像永远化不开的墨。我数着点滴管里坠落的水珠,第472颗的时候,林医生推门进来。他白大褂的袖口沾着咖啡渍,那是昨天通宵开会的痕迹。 "化疗方案调整了。"他掏出钢笔在病历本上划拉,笔尖在"晚期胃癌"四个字上洇出墨点,"靶向药加免疫治疗,或许能争取到..."话没说完就被走廊里的哭声打断。母亲攥着缴费单蹲在墙角…
《虎斑手帕》
《虎斑手帕》 八月的北京像块发烫的砖头,我蹲在天安门广场的台阶上啃冷掉的煎饼果子。游客们举着自拍杆涌向城楼,只有我盯着护城河里漂着的残荷梗,忽然想起去年中秋,小花猫把虎斑手帕系在河灯上时,水波纹里漾开的星光。 那时我们总爱在护城河边放河灯。她总说这叫"许愿",我却觉得不过是把纸船塞进漩涡。她蹲在青石板上折纸船,细竹篾在她指间翻飞,虎斑手帕被她裁成小…
《声波里的青春》
《声波里的青春》 清晨六点,我的手机闹铃在黑暗中响起时,蓝牙耳机已经自动连接好歌单。指尖划过温热的毛巾,音乐声随着水流声漫过耳廓,这是雷打不动的起床仪式。宿舍楼道里此起彼伏的刷牙声、洗衣机的轰鸣声、此起彼伏的耳机声,像某种奇特的交响乐前奏。 这已经是我连续第37天用音乐丈量生活。从最初只是洗澡时随手播放,到如今每个生活缝隙都被旋律填满,这种状态像野…
《玻璃糖纸》
《玻璃糖纸》 九岁那年的冬天,我总在课间躲进厕所隔间。当其他孩子追逐打闹时,我的手指会无意识地抠着洗手台边缘,直到磨出细密的血痕。那时我无法理解,为什么每次看到同桌把橡皮切成两半推给我,心里就像被针尖轻轻扎着。直到毕业典礼那天,班主任在家长会上说:"小满太敏感了,总是把普通玩笑当恶意揣测。" 洗手间的霉斑在记忆里愈发清晰。那个总爱把橡皮切成两半的男…
《晴雨手札》
《晴雨手札》 初夏的雨丝斜斜地掠过教室玻璃,我在课桌下翻找雨伞时,瞥见窗外梧桐叶上滚落的雨珠。忽然想起去年此时,你撑着那柄靛青色油纸伞,在积水的青石板上踩出"笃笃"的声响,裤脚沾着泥点却笑得像只淋湿的云雀。 那时我们总爱在课间登上教学楼顶。晴好的午后,整座城市都浸泡在蜂蜜色的光晕里,你指着云絮说:"看,像不像棉花糖工厂刚出炉的云朵?"我仰着脸数你睫…
《春樱与蝶》
《春樱与蝶》 暮春的雨丝斜斜地飘着,我站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,望着操场上那对正在转圈的恋人。樱花瓣落在她浅粉色的裙摆上,像撒了一层糖霜。男生左手握着她的手腕,右手虚虚环住她的腰,两人转动的步子很慢,慢到连飘落的樱花都追不上他们的裙裾。 这场景让我想起去年深秋在生物实验室的经历。那天我正对着显微镜观察蝴蝶标本,忽然听见玻璃器皿碰撞的脆响。转头看见林教授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