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胡言乱语

2001 篇文章

《夜色里的问询》
《夜色里的问询》 九月的晚风裹着桂花香,从咖啡馆的玻璃窗缝隙钻进来。我握着冰美式的手微微发颤,邻座女孩的银色耳钉在暖光灯下忽明忽暗。她第三次抬眼看我时,我听见自己喉咙里发出的"嗯"字,像被卡在喉咙里的鱼刺。 "最近怎么样?"她把柠檬水贴在脸上,水珠顺着玻璃杯滑落,"没跟别人睡觉吧?" 这句话像块烧红的铁 dropped into my coffee…
《老唱片里的时光褶皱》
《老唱片里的时光褶皱》 图书馆的霉味总带着某种奇异的温柔。那天我蜷缩在古籍部的角落,指尖触到一张蒙尘的卡带封套,烫金字体早已褪成浅褐色。"1987年苏联黑胶唱片展"几个字像被时光泡发的茶叶,在阳光下舒展成细密的纹路。管理员老周说这是他年轻时从旧货市场淘来的,"当年苏联解体前夜,有人把整个音乐厅的唱片都搬空了"。 卡带在转音机里发出沙沙的杂音,像老式…
《青藤巷的倒影》
《青藤巷的倒影》 九月的蝉鸣裹着潮湿的暑气涌进宿舍楼时,林小满正蹲在四楼走廊的阴影里数蚂蚁。她数到第七十三只的时候,听见楼下传来陈夏沙哑的咳嗽声,混着不锈钢楼梯的吱呀声,像被揉皱的锡纸在风里飘摇。 这已经是陈夏连续第三周晚自习后绕道来宿舍楼。他总说要去青藤巷给奶奶买枇杷膏,可那片梧桐成荫的老街区离我们学校有七公里,而图书馆在相反的方向。林小满记得上…
《数字时代的呼吸节奏》
《数字时代的呼吸节奏》 地铁玻璃映出小夏的倒影,她正盯着抖音里刚刷到的宠物视频傻笑。屏幕右下角突然弹出一个红点,她条件反射地滑动屏幕,指尖划过手机边缘时碰到了网易云音乐的快捷入口。这个动作快得像呼吸,像无数现代人每天重复上万次的数字迁徙。 小夏的大学宿舍里,四台手机轮流占据床头柜。凌晨三点,当抖音的"已读不回"提示和网易云的"正在播放"标识在黑暗中…
《流动的星群》
《流动的星群》 地铁二号线隧道里,我第三次调整耳机音量。车窗倒影中,邻座女孩的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划出细密水痕,蓝光映在她睫毛上,像栖着两粒萤火虫。这是她第三次调整歌词滚动速度,此刻屏幕上正循环播放着《夜空中最亮的星》的副歌:"我仰望月亮,寻找你的脸庞"。电子字迹在黑暗中明明灭灭,像银河系里被重新排列的星座。 这种场景在2023年的北京并不罕见。据《中…
《无乐之夏》
《无乐之夏》 蝉鸣在耳畔忽高忽低地起伏,我站在礼堂后台,看着镜子里自己被汗水浸透的衬衫领口。高考结束的典礼即将开始,礼堂穹顶的日光灯管发出轻微的嗡鸣,像某种倒计时的心跳。 "最后一排,别紧张。"班主任递给我一支发卡,金属夹子上的茉莉花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我低头整理领口时,瞥见前排女生腕间晃动的银镯——那是她妈妈用结婚时带来的旧镯子改的,此刻正随着她的…
《雨巷里的光》
《雨巷里的光》 九月的雨丝斜斜地织着,我抱着书包站在教室后门。玻璃窗上凝结的水珠蜿蜒而下,像一条条透明的泪痕。林小雨的笑声从教室里飘出来,带着新买的草莓发绳的甜香,"喂,陈默,你作业本怎么又忘带?"她故意把课本摔在桌上,粉笔灰簌簌落在我的校服袖口。 我蹲下身去捡课本,膝盖撞到桌角时疼得倒吸一口冷气。后背的校服被雨水浸透,凉意顺着脊椎往下滑。这种场景…
《山月》
《山月》 那年秋天,我站在云雾缭绕的苍梧山顶,望着山脚下蜿蜒的盘山公路。父亲的车灯刺破浓雾时,山风突然变得格外清冽,仿佛有无数细碎的银屑从松针间簌簌坠落。山腰处传来零星的犬吠,像是某个隐秘的村落正在苏醒。 二十年前我初到苍梧镇时,这里还是个被群山环抱的荒僻小镇。镇西头的老茶馆里,总坐着个瘸腿的瞎眼老人,他每天寅时便敲响铜锣,用沙哑的嗓音唤醒沉睡的山…
《最后八天》
《最后八天》 六月的蝉鸣裹挟着热浪涌进教室时,我正趴在课桌上数着日历。最后一页的数字被红笔圈出,像颗即将坠落的星辰。班主任把高考倒计时牌挂在黑板右上角那天,粉笔灰簌簌落在她的鬓角,我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飘着槐花香的清晨。 那时我刚升入高三,走廊里此起彼伏的"刷题"声像永不熄灭的灯。我总在晚自习后偷偷翻看同桌的错题本,泛黄的纸页上密密麻麻的批注让我眼花…
《静默的音符》
《静默的音符》 清晨五点的露台,我望着天际泛起的鱼肚白。昨夜与女儿在厨房包青团的场景突然浮现,她沾着糯米粉的小脸蛋被晨光镀上金边,蒸笼里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的轮廓。此刻我的耳机里正放着《月光奏鸣曲》,但手指却不由自主地在手机屏幕上划开音乐APP——这个动作已经连续重复了七天。 去年深秋的京都旅行,我特意下载了全部能找到的能剧配乐。站在清水寺的露台上,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