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老式收音机里的时光褶皱》 我第一次遇见林先生是在2003年的初夏。那是个蝉鸣聒噪的午后,我在旧货市场翻找父亲留下的老式收音机,金属旋钮转动时发出沙沙的响动。忽然,一段旋律从锈迹斑斑的喇叭里淌出来,像被时光泡发的陈年普洱,在潮湿的空气中舒展成青翠的茶叶。 "这是你父亲的收藏?"林先生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,他戴着黑框眼镜,袖口沾着咖啡渍,手中握着本泛黄…
《未完成的建筑》 一 海大建筑系的落地窗前,我望着梧桐树影在图纸上摇晃。夏淼淼的钢笔尖在硫酸纸上沙沙作响,她忽然抬头:"张老师,您当年设计的图书馆中庭,是不是像这个?"我手中的咖啡杯顿了顿,杯底残留的拿铁在玻璃上晕开一圈涟漪。 那是三年前深秋,我带着学生来参观未完成的建筑项目。混凝土骨架像被巨兽啃噬过的骨架,钢筋外露处凝结着海盐的结晶。夏淼淼当时是…
《晨光里的告别》 清晨五点零七分,闹钟的绿色荧光在黑暗中格外刺眼。我伸手按掉它时,发现袖口沾着半片银杏叶,叶脉里还凝着昨夜的雨水。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天,母亲总在同样的时刻站在玄关,像候鸟般准时等待被叫醒。 "妈,今天不用等了。"我第三次这样对她说。老式海鸥牌闹钟在八仙桌上沙沙转着,秒针划过玻璃的声响里,我总能看见母亲佝偻着背在厨房忙碌的背影。她总说这…
《雪落十二月的第七个夜晚》 December 25 日凌晨三点,我蜷缩在出租屋的飘窗上,看雪花在路灯下跳起碎金般的圆舞曲。手机屏幕还亮着,麦恩莉最新专辑《冬夜絮语》的播放进度停在第三首歌《第七个雪夜》。这是本月第七次循环这首曲子,可胸腔里始终堵着一团化不开的冰碴。 三个月前搬进这间老式公寓时,房东太太送我一本泛黄的《雪国》,扉页写着"十二月的雪是神…
《雨巷里的老唱片》 江南梅雨时节的青石板路总泛着潮湿的光。我撑着伞站在巷口等那辆老式黄包车,车夫刚把车停在巷尾,车帘便掀起一角。穿月白衫子的姑娘从车斗里探出头来,发梢滴着水珠,像串碎玉。这画面让我想起二十年前那个类似的黄昏,父亲送我的那台黑胶留声机突然卡带了,唱针在《夜来香》的旋律中颤抖,却始终唱不出完整的音符。 那时我总在幻想,如果真有造物主,他…
《声纹上的玫瑰》 2023年深秋的某个深夜,我在视频平台偶然点开一段翻唱视频。屏幕里,刘敏涛的嗓音如清泉漫过石阶,将那首《红色高跟鞋》重新浇灌出不同的声响。当评论区开始刷起"敏涛版"三个字时,我忽然意识到,这个在《琅琊榜》里演哭无数人的女演员,早已在音乐江湖里悄然织就了一张温柔的网。 一、江南水乡的回声 1990年生于安徽宣城的刘敏涛,童年总在青砖…
《军装与婚约》 2023年11月22日傍晚,我站在宿舍楼前,看着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她肩头。林小满正弯腰捡起一片金黄的叶子,发梢扫过她新买的米色毛衣,露出腕间那道浅浅的疤痕——那是去年冬天我们打雪仗时,她为了救我划伤的。 "去当兵吧。"她突然把叶子夹进《五年之约》的扉页,"我查过征兵年龄,你刚好符合条件。"我望着她眼里的星光,想起去年新生报到那天,她…
凌晨三点的朋友圈 手机屏幕在黑暗中亮起时,我正蜷缩在飘窗上数着窗外的雨滴。那个蓝色头像的朋友圈像枚银针,刺破了凌晨的寂静。"不好意思昨晚上喝高了- - 私信评论都有看到~谢谢喜欢",配图是张模糊的酒吧自拍,背景音乐是某首老歌的改编版。 我盯着那个滑稽的颜文字"——",想起上周五的聚会。那天张明在KTV包厢里突然冲我举杯:"来,敬我们即将消失在时光里…
(以下是2000字左右的记叙文,采用自然分段,无任何格式标记) 暮色笼罩青石巷时,陈平安的剑鞘第三次撞上门槛。青铜门环发出沉闷回响,惊起檐角三只夜枭。他望着案头那柄未出鞘的玉剑,剑穗上系着半片风干的竹叶,叶脉里还凝着三年前雨夜的血痕。 "又是一个问剑者。"他自言自语,指尖抚过剑柄处"温其如玉"的刻字。这是师父临终前用剑锋刻在他手背的最后一道印记,此…
《对话的褶皱》 图书馆的落地窗上凝着薄霜,我正对着计算机代码发呆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纸张翻动的脆响。转身看见穿米色毛衣的女孩踮着脚尖在书架间穿行,发梢沾着细碎的雪粒,像只误入人类世界的松鼠。 这是她第三次来借《图灵完备性证明》。前两次她都把书脊倒过来放,第三次终于肯正正好好把借书卡塞进夹层。我默默记下这个细节,就像记下实验室里总在凌晨三点亮着的第三盏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