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胡言乱语

1866 篇文章

《蝴蝶标本》
《蝴蝶标本》 书柜最底层的铁皮盒突然发出"咔嗒"轻响时,我正对着泛黄的毕业照出神。照片里后排那个扎羊角辫的女生,像被时光漂洗褪色的蝴蝶标本,连翅膀上的脉络都模糊不清了。 那台红白相间的复刻版卡西欧MF-10复读机躺在盒底,按键上积着薄灰。1997年春的阳光斜斜切过教室后窗,在课桌上投下菱形光斑,我总爱把复读机卡在课桌与墙缝之间,让《七里香》的旋律像…
《声波里的青春独白》
《声波里的青春独白》 清晨六点,我的手机闹钟在《起风了》的旋律中响起。这是我在大一下学期养成的特殊生物钟——当钢琴前奏穿透薄雾,宿舍楼逐渐苏醒。室友们此起彼伏的"再睡十分钟"被蓝牙音箱的律动碾碎,我们默契地不再争论,任由晨光爬上窗台,任由《晴天》的吉他扫弦在走廊里流淌。 这种音乐陪伴的日常,在校园里早已不是个例。图书馆的自习区总飘着《平凡之路》的吉…
《银杏叶标本》
《银杏叶标本》 咖啡馆的玻璃窗蒙着薄雾,我正低头整理着素描本,忽然听见有人轻叩桌面。抬头时,正撞进一双琥珀色的眼睛。穿米色风衣的男生把咖啡放在我手边,杯沿沾着未化的奶泡,像他此刻欲言又止的神情。 "要试试这款冷萃吗?"他递来纸巾擦拭我的手背,指尖的温度让我想起去年深秋在图书馆外捡到的银杏叶。那天我蹲在满地金黄里,用铅笔描摹叶片脉络时,突然听见有人用…
十一天备忘录
十一天备忘录 教室后墙的挂钟指向五点三十分,我望着黑板右上角贴着的倒计时便签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边角被磨得发毛的"11.11"数字。这是林老师要求的最后复习阶段,我们班却像被按了暂停键,连值日生忘记擦黑板的日子都出现了三次。 "小满,你的数学卷子。"前桌陈小雨突然递来一张折成方块的草稿纸。我展开时,一张泛黄的便签飘落,上面歪歪扭扭写着:"今天开始倒…
《蝉鸣时节》
《蝉鸣时节》 七月的蝉鸣像一锅煮沸的糖浆,黏稠地裹住整个校园。我蹲在操场边的梧桐树下,看林小满把书包甩上单杠,校服领口被汗水浸出两片深色云团。她像只灵巧的松鼠,晃着脚尖荡到对面树梢,惊起一片槐花。 那是高三的夏天,蝉蜕还挂在去年刻着"毕业快乐"的栏杆上。作为新任的班委,我总在早读前半小时就到教室。阳光斜斜切过窗棂,在课桌上投下菱形光斑,粉笔灰在光柱…
《追光者手札》
《追光者手札》 初秋的梧桐叶簌簌落在图书馆台阶上,林夏攥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发白。她望着三楼靠窗的座位,那个总穿着灰蓝衬衫的男生又没来。这是他们相识的第三个月,他依然保持着每周三下午雷打不动的读书会,而她用来写《追光者手札》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两本。 "同学,你的书借阅记录显示你连续三个月借阅《自控力》《深度工作》这些书。"管理员小周突然出现在身后,手里…
《黑胶月卡》
《黑胶月卡》 凌晨三点的唱片店里,老陈用棉签蘸着酒精擦拭最后一张黑胶唱片。这是他经营"声纹"唱片行二十年来养成的习惯,每张唱片入库前都要进行消毒处理。玻璃柜台下,自动售货机里的黑胶月卡正在发出细微的提示音,本月新增会员数量已经突破三位数。 这个月卡是三个月前推出的会员服务,每月9.9元可以无限量借阅黑胶唱片,但前提是会员必须每周借阅三张不同厂牌的唱…
《辣椒与藤蔓的对话》
《辣椒与藤蔓的对话》 暮春的雨丝斜斜地飘进录音棚,我望着玻璃窗上蜿蜒的水痕,想起去年深秋那个同样潮湿的傍晚。彼时刚入职买辣椒音乐工作室的我,第一次见到林导对着电脑屏幕发怔的模样——屏幕上赫然是某日本作曲家写给他们的授权书,落款处钢笔字迹遒劲有力。 "小夏你看这里,'创作灵感源自山茶与藤蔓的共生关系'。"林导突然转身,指尖划过文档某处,"去年我们翻唱…
《消失的坐标》
《消失的坐标》 我是在整理旧手机时发现那个删除记录的。手机屏幕蒙着层薄灰,充电接口还沾着干涸的奶茶渍。滑动屏幕时,一个被遗忘的对话气泡突然弹出来,是半年前某个雨夜自动发送的。对方说:"你删掉了北京,现在那里正在下酸雨。" 我愣在原地。手机突然震动,外卖软件弹出新订单,收货地址栏赫然显示着"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"。这不可能,上周刚在系统里把所有北京相关…
《掌心温度》
《掌心温度》 清晨六点,我习惯性摸向枕边充电的手机。屏幕在黑暗中泛着幽蓝的光,像深海里浮游的磷火。指尖触到机身时,突然发现它比往常更烫些——不是充电过久的焦灼感,而是类似体温的温热,像有人把掌心的温度悄悄藏进了金属外壳里。 这温度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在机场丢失的行李。当时我抱着备用外套狂奔,在候机厅转了三圈才找到那个贴着褪色标签的行李箱。箱角磕碰处结着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