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胡言乱语

1898 篇文章

《咸菜坛子里的春天》
《咸菜坛子里的春天》 "小满,你爸又给王阿姨打电话了。"林晓把手机塞回我手里时,厨房里飘来咸菜坛子开盖的酸香。我望着案板上切得整齐的雪里蕻,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。 那时我刚从工地搬进城中村,潮湿的霉斑在墙角蔓延。晓晓举着伞冲进雨幕,发梢滴落的水珠在水泥地上砸出深色圆点。"我在这里租了间房。"她把褪色的帆布包甩在床上,露出里面整整齐齐的教案本,"…
【音乐匠人的七重奏】
【音乐匠人的七重奏】 凌晨三点的录音棚里,最后一束顶光依然倔强地照在汪苏泷的侧脸上。他左手握着咖啡杯,右手在钢琴上飞快跳跃,键盘与杯沿的磕碰声像极了某种隐秘的节拍。这个场景我见过七次,每次都能看见他耳后那道淡粉色的疤痕——那是三年前在创作《小星星》时被琴凳扶手划伤的纪念。此刻他正为新专辑的副歌部分雕琢最后一句歌词,空气里漂浮着松香与咖啡混合的奇异芬…
《洗衣粉与厨房的星光》
《洗衣粉与厨房的星光》 暮春的雨丝斜斜地打在窗台上,我蹲在厨房里擦洗第三遍油烟机。不锈钢表面泛着冷冽的光,像块被岁月磨平的镜子。丈夫张明又在公司开视频会议了,手机支架支在微波炉上,屏幕蓝光映得他眼窝发青。 "小夏,把阳台的窗帘收进来。"他第三次开口时,我正把洗衣粉撒进波轮洗衣机。白色粉末在滚筒里翻涌的声响,和去年结婚时收音机里播放的《月亮代表我的心…
《春生》
《春生》 2017年1月29日,大年初二。我至今记得产房外的电子钟跳到09:43时,护士姐姐轻拍我肩膀的力度。那是一个被消毒水浸泡得发白的黎明,走廊尽头的红灯突然熄灭,取而代之的是丈夫小林捧着红鸡蛋冲进来的身影。鸡蛋壳在掌心碎裂的瞬间,我听见自己说:"是个男孩。" 一、冬日的伏笔 产房外的长椅上,小林正用手机给岳母发消息。屏幕的冷光映着他发青的眼圈…
《第七次遇见》
《第七次遇见》 初雪落进咖啡杯时,林夏正盯着手机屏幕发呆。对话框里躺着男友第七次发来的消息:"你今天穿这件衣服真好看",配图是她上周刚买的米色针织衫。她忽然想起上个月自己把这件衣服挂进衣柜时,手指曾因犹豫而反复摩挲衣襟——那件衣服是去年双十一促销时买的,原价四百多,打折时三百二,最后因为凑满减只花了二百三十八。 "林夏,你又在发什么呆?"同事小周推…
《开光嘴巴》
《开光嘴巴》 立春前夜,我蹲在巷口的青石板上补鞋。油灯在寒风中轻轻摇晃,给补丁摞补丁的帆布鞋镀上一层暖色。突然听见隔壁茶馆传来喧闹,隔着斑驳的砖墙,隐约看见王掌柜正把一张泛黄的黄表纸贴在门框上新漆的"福"字上。 "这纸该用朱砂开光。"茶馆伙计举着铜盆冲出来,盆里朱砂混着清水泛着红光,"王掌柜说今年甲辰龙年,开光过的祝福能顺着风刮到每户人家。"人群哄…
《走廊尽头的光》
《走廊尽头的光》 教室后墙的挂钟指向五点二十分时,林小满总会下意识摸向校服口袋。那里装着半块被压扁的橡皮,是上周三陈默借她时随手塞进去的。此刻橡皮已经发硬,像块沉默的石头硌着掌心。 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十七天,她站在走廊尽头的阴影里,看着陈默和苏晴并肩走向小卖部。苏晴总爱把马尾辫扎得高高的,发梢扫过陈默的校服衣领,像只慵懒的猫。林小满数着他们身后扬起的…
《第七个座位》
《第七个座位》 我总在公交车上数第七个座位。那是靠窗第三个座位,左边有根凸起的金属梁,右边是报站牌投下的阴影。每当列车驶入隧道,我就会把额头抵在冰凉的玻璃上,数着第七个座位的位置,直到隧道尽头刺目的阳光刺破黑暗。 这是大学三年级冬天,我第三次逃掉了心理咨询课。林夏在图书馆门口拦住我时,我正把冻僵的手指往大衣口袋里缩。"你又在数第七个座位?"她摘下毛…
《最后一盏灯》
《最后一盏灯》 教室后墙的挂钟指向五点三十分,我揉了揉酸胀的脖颈,发现讲台上王老师依然站在那里。他正用红笔在黑板左下角画着坐标系,粉笔灰簌簌落在袖口,像落了一层细雪。 这是高三最后一次月考后的晚自习。我望着他鬓角新添的银丝,忽然想起两年前那个蝉鸣聒噪的午后。刚升入高三的我第一次参加"小小高考",攥着准考证的手心沁出冷汗,在走廊里遇见抱着书本匆匆赶路…
《水星与同花顺》
《水星与同花顺》 去年深秋的傍晚,我在旧货市场淘到一台二手卡带机。深褐色的外壳布满划痕,但按下播放键的瞬间,磁带转动时沙沙的声响竟让我眼眶发烫。当《水星记》的钢琴前奏穿透时光扑面而来时,我忽然想起十二年前那个在琴房里摔琴谱的下午。 那时我总穿着母亲手工缝制的碎花裙,每天放学后准时出现在市少年宫的钢琴教室。老师总说我的手指像初春的柳条,既柔软又倔强。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