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胡言乱语

1930 篇文章

《静默的回声》
《静默的回声》 暮春的雨丝斜斜地打在窗棂上,我望着母亲在厨房忙碌的背影。她系着褪色的碎花围裙,动作轻柔得像在擦拭一件易碎的瓷器。案板上的西红柿渐渐洇出红晕,水珠顺着青瓷碗沿滚落,在木地板上洇出小小的月亮。 这是母亲沉默的日常。她总在饭桌上安静地剥毛豆,将碧绿的豆荚摆成整齐的队列;在家族聚会时默默给每个人添茶倒水,直到最后一位客人离席才轻轻放下茶壶。…
《消息未眠》
《消息未眠》 手机屏幕在凌晨两点四十五分亮起时,我正蜷缩在飘窗边看雨。聊天框里躺着一条新消息:"明天项目汇报,家里的事暂时不聊了。"光标在对话框里闪烁了五秒钟,像只困在琥珀里的萤火虫。 我盯着这句话看了很久。上个月公司搬迁时,林夏也是这样突然切断对话。当时她正在调试新办公区的网络,连续三天凌晨三点给我发消息,最后却用"系统故障"当借口删掉了所有聊天…
迷宫里的光
迷宫里的光 老式挂钟的铜摆晃了晃,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细长的影子。我蹲在阁楼地板上,指尖摩挲着那本被翻烂的《几何原本》,扉页上歪歪扭扭的"不转弯"三个字已经褪成灰白色。 那是高二暑假的午后,蝉鸣声像浸了蜜的糖浆黏在耳膜上。父亲把书摔在木桌上时,书脊撞在玻璃台板上的脆响惊飞了窗外的麻雀。"连圆周率都要背到小数点后二十位,将来考什么重点大学?"他的手指在…
《赤足与红缎》
《赤足与红缎》 我站在衣帽间的落地镜前,指尖抚过天鹅绒盒面上细密的褶皱。盒中那双酒红色缎面高跟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,后跟处歪歪扭扭的针脚还带着母亲绣的梅花。这是父亲从巴黎带回来的嫁妆,也是我人生中第一双真正意义上的高跟鞋。 记忆溯回七岁那年,我在幼儿园文艺汇演的舞台上摔了一跤。膝盖蹭破的伤口渗着血珠,却比不过母亲冲上舞台时颤抖的哭声。那天她把我从地上…
《晨昏线》
《晨昏线》 清晨六点的阳光总是从百叶窗的缝隙里渗进来,在办公桌的玻璃板下压着的全家福上投下细密的金线。林夏把咖啡杯搁在电脑旁,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照片边缘。这张在马尔代夫拍的合影里,丈夫程述的衬衫领口沾着细沙,女儿程小雨的裙摆沾着海草,而她自己的西装外套还带着会议室的茶渍。 这是她连续第三十六个加班的夜晚。屏幕上的财务报表在晨光中泛着冷光,那些跳动的…
《追光者手记》
《追光者手记》 2016年6月15日深夜,我蜷缩在宿舍床上,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泪痕。微博推送栏突然跳出一则简讯:"演员乔任梁因抑郁症离世,年仅28岁"。手指悬在键盘上良久,最终删掉了一整段未发送的留言:"Kimi老师,你答应过我们拍完《我的前半生》要去看上海迪士尼的烟花。" 那是我们追星群体的集体记忆。记得《我的前半生》拍摄期间,有位叫"星尘"的剪…
《夜与昼的协奏曲》
《夜与昼的协奏曲》 凌晨四点三十二分,老张的闹钟第三次响起时,厨房里已经飘出焦糊味。他揉着发涩的眼睛掀开电饭煲的盖子,白雾裹着米香扑上面颊。这个被邻居们戏称为"永动机"的中学教师,此刻正用砂锅熬煮着给住院女儿补气血的八珍鸡汤。 我蜷缩在飘窗角落,看对面居民楼的灯火次第熄灭。老张家的厨房灯却像永不疲倦的守夜人,暖黄的光晕里晃动着砂锅的影子。女儿化疗时…
《琴键上的雨滴》
《琴键上的雨滴》 老钢琴的漆面已经泛黄,像被岁月泡皱的旧信纸。我轻轻叩击琴键,那些藏在松香粉里的故事便簌簌落下。父亲总说前奏是音乐的长呼吸,可在我听来,那黑白琴键上跳跃的音符,分明是时光滴落的眼泪。 十二岁那年的雨夜,父亲把医院诊断书推到我面前。消毒水的气味突然变得刺鼻,我看见他指节发白地摩挲着琴键,像在抚摸一件即将断裂的器物。那天夜里,我蜷缩在琴…
《磁带里的七里香》
《磁带里的七里香》 1998年的春天,我总爱趴在教室后排的窗台上数云。那时刚转学来的我还不适应新环境,直到看见第三排靠窗的座位上,有个扎着蝴蝶结的女孩把《七里香》的磁带倒着反复播放。她转过头来的瞬间,阳光恰好穿过她耳后的碎发,在课本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 "周杰伦的《七里香》要循环三遍才能把歌词背下来。"她说话时嘴唇抿成弯弯的月牙,声音像浸了蜜的糯米糍…
《银杏信箱》
《银杏信箱》 我是在整理旧物时发现那封信的。铁皮饼干盒里躺着泛黄的信纸,四年前深秋的银杏叶标本夹在信纸边缘,叶脉里还凝着半枚泪痕。母亲说这盒东西在我搬进新家时被遗忘在阁楼,此刻它安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中央,像只被时光遗忘的玻璃罐。 那是个阴雨绵绵的下午。我蹲在教室走廊的银杏树下,看着雨水把金黄的叶子冲刷成模糊的色块。手机在口袋里震动,是林小满发来的消息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