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胡言乱语

1981 篇文章

《雨夜里的蝴蝶结》
《雨夜里的蝴蝶结》 凌晨三点的雨声像无数根细针扎在窗玻璃上。我蜷缩在出租屋的折叠床上,手机屏幕的冷光映着满屏的弹窗推送:"985毕业生送外卖""年薪百万的北漂程序员猝死"。手指无意识地抠着被角,突然想起母亲昨天在视频里说的话:"你爸在工地摔断腿那会儿,我抱着他哭了一整夜,可第二天还得去菜市场卖菜。" "幸福个毛幸福!"嘶吼声惊醒了隔壁的猫。雨水顺着…
《山月记》
《山月记》 教室的玻璃窗蒙着薄雾,我总在早读时看见父亲在楼下抽烟。他卷烟的姿势像在折断枯枝,烟灰缸里积着半缸烟蒂,像一滩凝固的暗红色琥珀。那时我总以为,只要考上省重点中学,就能让父亲把烟戒掉,让烟灰缸里长出青苔。 高二那年的物理竞赛,我攥着市二等奖的证书冲进家时,父亲正在阳台上给绿萝浇水。水珠顺着叶片滚落,在水泥地上砸出细小的坑洞。"省三模考试第三…
《黎鸳歌》签到的第三年
《黎鸳歌》签到的第三年 林夏把最后一本《黎鸳歌》放进纸箱时,窗外的雨突然下得绵密。玻璃上的雨痕像极了三年前那个黄昏,她站在书店橱窗前,看着书脊上烫金的"黎鸳歌"三个字,指尖在"虐文"二字上反复摩挲的痕迹。 "叮咚——"门铃惊得她手一抖,纸箱里的书页哗啦啦散落一地。门外站着穿米色风衣的周漫,怀里抱着个褪色的牛皮纸袋,袋口系着的蓝丝带在雨中泛着微光。这…
在情歌的褶皱里寻找永恒
在情歌的褶皱里寻找永恒 初夏的傍晚,我总爱蜷在图书馆顶层的木纹长椅上,任由阳光在《后来》的旋律里流淌。耳机里刘宇宁的声线像浸了蜜的丝线,缠绕着玻璃窗外的梧桐树影。邻座穿白裙的女生突然轻声哼起副歌,两人相视一笑的瞬间,我忽然意识到,这熟悉的旋律早已在无数个这样的黄昏里,悄然爬满了城市街巷的角落。 一、情歌的褶皱里藏着时光的密码 第一次遇见刘宇宁是在2…
《四重奏》
《四重奏》 毕业典礼那天,我站在礼堂的侧幕区,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人群。三年前我们四个人就是在这里分开,各自揣着不同的梦想奔赴不同城市。此刻他们正从观众席第三排依次起身,像四只振翅欲飞的蝴蝶。 "听说Jin在洛杉矶开了场万人演唱会。" RM的声音从手机里传来时,我正在整理化妆台。镜中映出SUGA新剪的板寸头,他正把黑色棒球帽扣在头上,帽檐压得很低,像要…
《围巾》
《围巾》 初秋的梧桐叶开始泛黄时,林小满在图书馆的角落里遇见了周航。他正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着奇形怪状的图案,阳光穿过玻璃窗在他鼻尖跳跃,像只偷喝蜂蜜的松鼠。 "你画的什么?"她递过半杯凉透的柠檬水,"是只戴眼镜的企鹅吗?" 周航抬头愣了三秒,突然笑出声:"你怎么不说这是只喝醉的企鹅?"他接过杯子时碰翻了她的钢笔,蓝黑色墨水在米色毛衣上洇开一朵乌云。…
《琴弦上的雪》
《琴弦上的雪》 医院消毒水的气味浸透了林昭的鼻腔。他望着窗外纷扬的雪花,床头监护仪的红光在苍白的皮肤上跳动。主治医生的话犹在耳畔:"胶质母细胞瘤,恶性程度最高。"监护仪的警报突然响起时,他正用输液的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腕间的银链——那是母亲临终前用最后力气为他戴上的,链坠里嵌着半片泛黄的琴谱。 "叮——"监护仪的警报声戛然而止。林昭恍惚看见病床边的自…
方言与普通话的协奏曲——从张碧晨的蜕变看语言与时代的对话
方言与普通话的协奏曲——从张碧晨的蜕变看语言与时代的对话 在《中国好声音》的舞台上,当张碧晨以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惊艳四座时,观众们未曾想到这位来自天津的姑娘,会在后来的音乐道路上与普通话结下如此深的羁绊。有人惊叹她将全部的普通话能力都倾注在音乐里,这看似偶然的观察,实则折射出当代中国语言生态的复杂图景。从天津话里带着的京腔,到如今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歌…
《书页间的褶皱》
《书页间的褶皱》 图书馆的玻璃窗蒙着薄雾,我缩在靠窗的木椅上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《飞鸟集》泛黄的书脊。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天来借阅同一本书了,管理员王老师总在登记册上画个意味深长的圈,像只老猫观察着迷路的麻雀。 "小夏,又来偷书?"后背突然被拍得笔直,班主任李老师不知何时站在身后。她永远穿着那件墨绿色唐装,袖口绣着朵暗红的山茶花,"毕业季要到了,该把青…
《借书卡上的银杏叶》
《借书卡上的银杏叶》 图书馆的玻璃窗蒙着薄雾,我踮脚擦拭时,一张泛黄的借书卡从书页间滑落。深褐色的银杏叶书签上,铅笔字迹被岁月洇染得模糊:"《小王子》借阅人:程阳,2008年9月15日。" 这是我在市图书馆档案室整理旧借阅记录时发现的。当年程阳借阅的书籍还带着他特有的油墨香,而那张借书卡背面,歪歪扭扭画着枚小王子与玫瑰的简笔画,落款处用铅笔写着我从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