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胡言乱语

1849 篇文章

《相册里的时光》
《相册里的时光》 十五年前的夏天,我第一次发现母亲举着手机站在梧桐树荫下。蝉鸣声里,她举着手机的手微微发抖,镜头对准我正蹲在墙角观察蚂蚁的背影。我慌忙站起来,用课本挡住脸:"妈!你又在偷拍我!" 母亲讪讪地笑着,把手机揣回裤兜,发梢沾着细碎的阳光。那天傍晚,我躲在被窝里偷偷翻看手机相册,发现连续三天凌晨三点,都有母亲举着手机拍摄我熟睡的侧脸。照片里…
《琴弦上的月光》
《琴弦上的月光》 凌晨三点的琴房里,我第37次把谱架摔在地上。玻璃门上的霓虹灯牌在雨幕中晕成模糊的光斑,像极了上周在地铁口遇见的那位街头艺人。他抱着把生锈的吉他,琴盒里塞满用塑料袋裹着的空酒瓶,手指在琴弦上划出带血的弧线。 那是个月色青灰的夏夜。我抱着加班刚做的方案从公司逃出来,雨水顺着西装领口往下淌。拐角处突然爆发出《海阔天空》的前奏,琴声像把钝…
《藏在课本里的星光》
《藏在课本里的星光》 高二那年的晚自习,我总能在教室后排的窗边找到林小满。她总把英语课本竖起来挡住半张脸,睫毛在台灯下投出细密的阴影。我数着她翻书时金属书签的碰撞声,像数着秒针等待上课铃响。 那时我还不懂,这种日复一日的等待,竟成了最温柔的桎梏。每当她翻到《傲慢与偏见》的章节,铅笔尖总会悬在"达西先生"四个字上方迟迟不落。我偷偷把物理笔记藏在课桌深…
《蝉鸣时节》
《蝉鸣时节》 蝉声是盛夏的密码。我蹲在教室后排的窗台上,看着蝉蜕在树皮上泛着青灰的光泽。老张头总说:"蝉要破壳得等到立夏后的第一个满月。"去年这时候,他刚把泛黄的笔记本塞进我手里,封皮上用蓝墨水写着"2024年8月"。 "嘘——"前桌女生突然捂住我的嘴,铅笔盒里的圆规"咔嗒"掉在课桌上。我顺着她的目光望向窗外,梧桐树影里立着个穿灰西装的男人,领带结…
长沙话里的乡愁与乡音
长沙话里的乡愁与乡音 2023年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,一位武汉籍歌手在演唱《故乡的云》时,特意将歌词中的"想家"改成了"想长沙"。当唱到"想长沙"三个字时,他刻意调整了咬字方式,让"沙"字拖出长沙话特有的长尾音。这个细节在社交媒体上引发热议,评论区既有"终于听到地道的长沙乡愁"的喝彩,也有"武汉伢学长沙话像学外语"的调侃。这场看似普通的演出,意外掀开…
《人偶与人间》
《人偶与人间》 暮色中的琴房总氤氲着松香。我第三次调试着电子合成器时,窗外的银杏叶正簌簌飘落。这首名为《机械之心》的电子乐在试听室循环了整整七天,直到某个黄昏,我在琴键缝隙里发现半片褪色的糖纸,上面印着褪色的"人偶制造厂"字样。 第一次听这首曲子是在大学音乐节。当时我坐在第三排,看着舞台上的全息投影人偶在霓虹中起舞。机械关节的摩擦声与合成器音色交织…
《烟火里的时光》
《烟火里的时光》 凌晨三点的厨房里,蒸汽在玻璃窗上凝成水珠。我第无数次把手机贴在耳朵上,听着外卖软件里刺耳的提示音。手机屏幕突然亮起,母亲发来一张照片——她正在给阳台上枯萎的茉莉浇水,水珠顺着陶土花盆滚落,在晨光里折射出细碎的光。 "你爸非说要等茉莉开完最后一片花瓣再换新苗。"母亲的声音混着晨雾传来,"他说开花的茉莉像老人家的皱纹,每一道褶皱里都藏…
《纸笺里的春天》
《纸笺里的春天》 图书馆的落地窗把三月的阳光切成菱形光斑,我正对着《瓦尔登湖》发呆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翻动书页的沙沙声。转身时撞进一双琥珀色的眼睛,她正用铅笔尖戳着书页上洇开的咖啡渍,睫毛在眼下投出细密的阴影。 "你看过梭罗在湖边看冰层裂开的描写吗?"她把沾着拿铁渍的笔记本推过来,扉页上歪歪扭扭写着"第7次借阅记录"。我认出这是上周借阅《飞鸟集》时被…
那场国宴上的眼泪
那场国宴上的眼泪 六月的蝉鸣裹挟着槐花香漫进教室时,金老师正在批改第三十七本作文本。我站在走廊尽头的梧桐树下,望着她鬓角新添的几缕银丝,忽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倾盆的傍晚。 那时我刚升入初中,被父母寄宿在三十公里外的县城。第一次月考成绩单上刺眼的"倒数第二",让班主任金美云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。雨水顺着她藏青色的呢子大衣往下淌,在水泥地上汇成小小的水洼…
《音乐教室里的时光褶皱》
《音乐教室里的时光褶皱》 九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音乐教室,我握着泛黄的《七里香》磁带,听见后排传来一声惊叹:"这居然是新国风?"斜后方转过来的男生指了指我手边的磁带,"我之前一直以为新国风都是古筝配电子鼓的。" 这间位于老城区的中学音乐教室,墙皮剥落处露出九十年代的蓝漆,窗台上摆着半盆蔫头耷脑的绿萝。此刻空气里漂浮着细碎的尘埃,像极了二十年前我第一次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