标签: 想法

2053 篇文章

《墨痕里的时光》
《墨痕里的时光》 阁楼的木梯发出轻微的呻吟,我踮脚取下那个蒙着灰尘的铁皮饼干盒。指尖触到冰凉的表面时,忽然想起祖母临终前攥着我的手,浑浊的眼睛泛起水光:"囡囡,柜顶的蓝漆木盒......" 铁盒里整整齐齐码着三十七封泛黄的信笺。最上面那张是父亲年轻时写的,字迹被岁月洇得模糊,却还能辨认出"爸爸在朝鲜的战壕里,每天用罐头盒煮野菜汤"的句子。第二十封信…
《江南街角》
《江南街角》 暮春的南京西路总是飘着梧桐絮,林俊杰裹着米色羊绒围巾,在恒隆广场转角处驻足。手机导航显示前方三百米有家新开的奶茶店,但他的目光被街角那个蓝色帐篷吸引了。帐篷下支着把旧木吉他,吉他的背带断了一截,像条倔强的尾巴垂在褪色的琴箱边。 "先生,要喝杯东西吗?"收银员小跑着过来,林俊杰摇摇头。他的视线落在帐篷里那个穿灰格纹衬衫的男人身上,对方正…
《玻璃花房》
《玻璃花房》 我第一次见到林夕是在市立图书馆的落地窗前。那是个深秋的午后,阳光透过菱形花格将她的影子切割成细碎的金箔。她抱着一摞泛黄的《拜伦诗选》,发梢沾着细小的银杏叶,指尖在玻璃上画着模糊的圆圈。 "这是你第三次来抄《唐璜》的注释了。"我坐在她斜对面的卡座里,看着她将整本笔记推过来,纸页间夹着干枯的蓝雪花。她总在凌晨三点离开,带着满手冻疮却坚持用…
《声波里的时光褶皱》
《声波里的时光褶皱》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街角咖啡馆的玻璃窗,在霓虹灯牌上洇出细碎的光斑。我缩在靠窗的卡座里,看邻桌那个穿灰西装的男人第三次把手机贴到耳边。他每接完电话就仰头灌一口冷掉的拿铁,喉结滚动时像只绷紧的提线木偶。 "您要续杯吗?"服务生第三次经过时,我听见邻桌传来带着鼻音的男声。这次服务生愣了半晌才回过神,端着托盘的手微微发抖。我下意识把脸…
在拉萨八廓街的转经筒前,我第一次听到那串被阳光晒得发烫的藏语。老阿妈布达用布满皱纹的手掌合十,将”扎西德勒”的发音轻轻放在我掌心:”这是祝福,要像护送经书一样捧在手里。”那天的风裹挟着青稞酒香,把藏语特有的喉音吹成绕在玛尼堆上的经幡。
在拉萨八廓街的转经筒前,我第一次听到那串被阳光晒得发烫的藏语。老阿妈布达用布满皱纹的手掌合十,将"扎西德勒"的发音轻轻放在我掌心:"这是祝福,要像护送经书一样捧在手里。"那天的风裹挟着青稞酒香,把藏语特有的喉音吹成绕在玛尼堆上的经幡。 一 我第一次意识到语言的温度是在珠峰大本营。当氧气瓶里的白雾模糊了仪表盘,藏族司机次仁突然用生硬的汉语说:"前面有…
《云端回声》
《云端回声》 那是个梅雨季的傍晚,我正蜷缩在图书馆的角落翻阅《声音的哲学》,忽然手机在口袋里震动起来。点开音乐平台的推送通知,标题赫然是《您喜欢的歌曲已重新上架》。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微微发抖,我仿佛又看见三年前那个同样潮湿的黄昏,当同样的提示突然跳出来时,我摔碎在地的蓝牙音箱。 那时我刚从国外留学回来,租住在老城区的筒子楼里。每天清晨五点半,楼道里总…
《青玉案·碎金记》
《青玉案·碎金记》 暮春三月的梧桐叶簌簌落在青石板上,我蹲在御花园的角落里擦拭那柄断刃飞镖。金丝楠木的案几上,七皇子摔碎的鎏金香炉正冒着袅袅青烟,炉中残香与记忆里那日飘散的龙涎香气息重叠在一起。 六岁那年的惊蛰,我偷溜出将军府后院练飞镖。春寒料峭中,七皇子新制的玄色抹额被我的铜镖划开三寸长的口子。他攥着染血的绸缎冲过来时,我正慌乱地往草垛里躲。他额…
在阴霾中种下向日葵的少年
在阴霾中种下向日葵的少年 清晨的阳光穿过梧桐叶的缝隙,在斑驳的课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我望着手机屏幕里那个穿着白衬衫的男生,耳麦里流淌出的旋律像清泉般漫过指尖。这是黄子改革的《向日葵》,也是我第一次在B站看到"泥小汁"这个群体。 去年深秋的某个午后,我在图书馆角落的座位上刷到一条灰色调的翻唱视频。原版《向日葵》的钢琴旋律带着潮湿的阴郁,歌手沙哑的嗓音…
《秋窗》
《秋窗》 初三教室的玻璃窗总在下午三点泛起水雾。我望着那些蜿蜒的水痕,想起半年前那个闷热的九月午后,班主任把我的课桌从第三组第三排调到了讲台左侧。 那天我攥着书包带的手心沁出汗珠。新座位正对着后门,走廊里此起彼伏的喧闹声像无数细针扎在耳膜上。前桌女生用圆规在课桌上刻"加油",刻刀突然断裂的声响惊飞了窗外梧桐树上的麻雀。我咬着嘴唇把课本竖成屏障,粉笔…
《一首简单的歌》
《一首简单的歌》 教室后墙的爬山虎又绿了第三回。我站在走廊尽头,望着物理老师被粉笔灰染白的鬓角,突然想起那个总在课间哼歌的转学生林小满。他总穿着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,像片随时会被风吹走的落叶。 那时我们刚升入高中,整个年级都在适应新环境的喧嚣。林小满的座位在教室第三排靠窗,他总用铅笔在草稿纸上画那些歪歪扭扭的音符。有次我偷瞄他写下的《安静》,铅笔尖在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