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琴弦上的雪》
《琴弦上的雪》 医院消毒水的气味浸透了林昭的鼻腔。他望着窗外纷扬的雪花,床头监护仪的红光在苍白的皮肤上跳动。主治医生的话犹在耳畔:"胶质母细胞瘤,恶性程度最高。"监护仪的警报突然响起时,他正用输液的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腕间的银链——那是母亲临终前用最后力气为他戴上的,链坠里嵌着半片泛黄的琴谱。 "叮——"监护仪的警报声戛然而止。林昭恍惚看见病床边的自…
方言与普通话的协奏曲——从张碧晨的蜕变看语言与时代的对话
方言与普通话的协奏曲——从张碧晨的蜕变看语言与时代的对话 在《中国好声音》的舞台上,当张碧晨以《时间都去哪儿了》惊艳四座时,观众们未曾想到这位来自天津的姑娘,会在后来的音乐道路上与普通话结下如此深的羁绊。有人惊叹她将全部的普通话能力都倾注在音乐里,这看似偶然的观察,实则折射出当代中国语言生态的复杂图景。从天津话里带着的京腔,到如今字正腔圆的普通话歌…
《书页间的褶皱》
《书页间的褶皱》 图书馆的玻璃窗蒙着薄雾,我缩在靠窗的木椅上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《飞鸟集》泛黄的书脊。这已经是连续第七天来借阅同一本书了,管理员王老师总在登记册上画个意味深长的圈,像只老猫观察着迷路的麻雀。 "小夏,又来偷书?"后背突然被拍得笔直,班主任李老师不知何时站在身后。她永远穿着那件墨绿色唐装,袖口绣着朵暗红的山茶花,"毕业季要到了,该把青…
《借书卡上的银杏叶》
《借书卡上的银杏叶》 图书馆的玻璃窗蒙着薄雾,我踮脚擦拭时,一张泛黄的借书卡从书页间滑落。深褐色的银杏叶书签上,铅笔字迹被岁月洇染得模糊:"《小王子》借阅人:程阳,2008年9月15日。" 这是我在市图书馆档案室整理旧借阅记录时发现的。当年程阳借阅的书籍还带着他特有的油墨香,而那张借书卡背面,歪歪扭扭画着枚小王子与玫瑰的简笔画,落款处用铅笔写着我从…
《无爱之书》
《无爱之书》 凌晨三点的城市依然有未眠的人。我蜷缩在飘窗边,耳机里循环播放着《消愁》,突然发现这个总在深夜里与我对话的歌手,原来早就不想再和我讨论爱情了。 那是2017年夏末,我在大学礼堂第一次看见毛不易。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衬衫,站在追光灯下的模样像极了我家楼下那棵被台风折断的梧桐。当他唱起《消愁》里"一杯敬朝阳,一杯敬月光"时,台下此起彼伏的抽泣声…
《薄荷糖与藤蔓》
《薄荷糖与藤蔓》 六月的蝉鸣像一根细针,一下下刺进教室的玻璃窗。我攥着月考成绩单蜷缩在座位上,数学卷上刺眼的红色数字在视网膜上灼烧。窗外的爬山虎正攀着围墙疯长,新抽的藤蔓在风中摇晃,像无数只窥探的眼睛。 这已经是第三次月考了。前两次的焦虑像被晒干的苔藓,在梅雨季里发霉变质,此刻终于凝结成实体的重物压在胸口。我摸出书包夹层里那盒薄荷糖,糖纸沙沙的响动…
《听歌记》
《听歌记》 我是在短视频平台刷到《白日梦》的。那天下午阳光斜斜地照在书桌上,手机突然跳出一条15秒的片段:穿着白衬衫的男生在梧桐树影里仰头长啸,副歌部分被处理成环绕立体声,像把整个盛夏的蝉鸣都揉碎了撒在耳膜上。评论区里"泪目"和"破防"的弹幕连成瀑布,某个ID叫"追光者"的用户说这是"年度最佳青春片配乐"。 作为中文系研究生,我本该对这种"为赋新词…
《梧桐树下的婚约》
《梧桐树下的婚约》 暮春的雨丝斜斜地落在琉璃瓦上,我望着铜镜里那个穿着月白色襦裙的少女,忽然想起十五年前那个惊雷炸响的夜晚。那时我蜷缩在紫宸殿的角落,听着父皇与母后的争吵声穿透雕花木窗,像利刃般割裂了整座宫殿的寂静。 "废太子府的私生子,也配进皇室宗亲名录?"母后的珠钗在烛火中折射出冷光,父皇的龙袍下摆被攥出褶皱。我缩在阴影里,看着父皇的佩剑"当啷…
在戒断的裂缝里寻找光
在戒断的裂缝里寻找光 2022年的冬天,我站在医院走廊里吞云吐雾。电子烟的雾气在玻璃窗上凝成蜿蜒的水痕,像极了那些被尼古丁侵蚀的深夜。医生递来的戒烟处方单上,"尼古丁依赖"四个字被红笔重重圈起,仿佛在宣告这场与自己的战争。那时我忽然想起陈医生在《想哭》里唱的:"最大的惩罚 每一句惩罚",这句话像根生锈的铁钉,突然扎进记忆的褶皱里。 一、戒断反应中的…
三月是海风最温柔的月份。我站在渔村老码头的木栈道上,看着退潮后裸露的礁石间,有颗水晶般透明的水珠在晨光里闪烁。那是昨夜涨潮时被卷上岸的,裹着半片枯黄的樱花花瓣。
三月是海风最温柔的月份。我站在渔村老码头的木栈道上,看着退潮后裸露的礁石间,有颗水晶般透明的水珠在晨光里闪烁。那是昨夜涨潮时被卷上岸的,裹着半片枯黄的樱花花瓣。 "这是人鱼的眼泪。"老周叔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,他布满老茧的手掌托着那颗水珠,"三年前我在东边暗礁救过个美人鱼,她把眼泪藏在珊瑚里,说能让人看见最真实的自己。"老人浑浊的眼里突然泛起光,"但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