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朋友圈里的星辰大海》
《朋友圈里的星辰大海》 整理旧手机时,我触到了那个尘封的社交软件图标。屏幕上跳动的蓝色光点像一串串未拆封的礼物,点开看去,2018年3月15日的朋友圈停留在一张加班的咖啡厅照片,配文写着"今天终于学会做拿铁拉花"。这条朋友圈下有37个点赞,但再没有后续的对话。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养过的一盆绿萝。它总在窗台独自生长,直到某个暴雨夜被风吹得东倒西歪,才在…
《自习室的氧气》
《自习室的氧气》 九月的阳光斜斜地切进教室后门,在贴着"每日学习打卡"的玻璃窗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。我数着第三十二次被翻开的英语单词本,喉咙突然像被浸了冰水的羽毛堵住,呼吸间尽是铁锈味。这是我在高三(5)班自习室度过的第182个昼夜,而此刻距离高考还有97天。 一、氧气稀薄的第一周 最初坐在靠窗第三排时,我特意把书包里的薄荷糖分装在三个透明小瓶里。前…
《竹篾记》
《竹篾记》 暮春的旧货市场总飘着潮湿的霉味。我蹲在堆满杂物的角落里,指尖触到竹篾时忽然顿住——这根篾条上歪歪扭扭刻着"1993",边缘还粘着半片干枯的艾草。 记忆突然像被竹刀剖开的春笋般层层绽开。那时我总爱跟着父亲去镇西的竹器铺,看王师傅把青竹浸在井水里七七四十九天。竹节在清水里褪去青涩,像褪去稚气的少年。父亲说竹子要养,就像人要养气。我蹲在竹篾堆…
《异度语》
《异度语》 九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高二(3)班,粉笔灰在光柱里浮沉。我握着自动铅笔的手顿了顿,余光瞥见林小满的课桌上正翻动着一本英文词典。这本应该属于英语老师的工具书,此刻却摊开在语文课代表面前。 "小满,你又在看英文书?"我装作不经意地探出头。那个总是穿白衬衫的姑娘抬起头,睫毛上沾着细碎的粉笔灰,眼睛亮得像是浸泡在春水里。"老师让翻译《桃花源记》的…
《时光调色盘》
《时光调色盘》 老式卡带机在抽屉里沉睡了十年,直到某个梅雨季的午后,我忽然想起母亲总爱在厨房哼唱的《茉莉花》。手指触到那卷泛黄的磁带时,潮湿的空气里突然飘来若有若无的茉莉香,仿佛又看见她系着碎花围裙,在氤氲水汽中哼着走调的旋律。 一、黑白琴键上的童年 九十年代的弄堂深处,总回荡着断断续续的钢琴声。母亲每周三下午会去老师家上课,琴谱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像…
《NPC与玩家》
《NPC与玩家》 凌晨三点的服务器机房里,程序员林舟蜷缩在电竞椅上,盯着屏幕里那个永远无法推进的主线任务。他第三次点开NPC对话窗口时,突然被系统弹窗刺痛了眼睛——"请勿在NPC身上浪费太多时间,避免影响玩家自身情绪"。 这行红色提示像根生锈的铁钉,扎进他连续加班三天的神经末梢。三个月前他为了追更新版本,把所有社交账号都绑定在游戏里,现实中的工作汇…
《四封情书与一座城》
《四封情书与一座城》 2018年深秋的图书馆,我正对着《霍乱时期的爱情》发呆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清脆的笑声。转身时撞见她抱着一摞书,发梢沾着银杏叶,在暖黄灯光下像镀了层金边。她慌忙整理散落的书籍,指尖划过我肩头时,我闻到了栀子花的香气。 那时我们各自在北方和江南的大学,却因同一本加缪的《追忆似水年华》结缘。每周三晚的线上读书会里,她总能从《鼠疫》里读…
《琴弦上的裂痕》
《琴弦上的裂痕》 暮色中的琴房总是带着某种宿命感。我推开那扇蒙着薄灰的木门时,老张头的古筝正斜倚在墙角,琴码上积着经年的浮尘。他戴着老花镜,正用绒布擦拭着那根断了一截的琴弦,动作轻柔得像在抚摸老人斑。 "又换人调音了?"我蹲下身,发现断弦的位置在宫商角徵羽的转换处。这根琴弦曾承载过《广陵散》的悲怆,却在某个暴雨夜被实习生撞断。老张头没抬头:"小陈啊…
《画框里的春天》
《画框里的春天》 我第一次见到那幅《向日葵》时,正站在少年宫的展厅里。阳光穿过玻璃穹顶,在梵高的画作上投下细碎的光斑,金黄色的花瓣像被点燃的火苗,在十二岁少女的视网膜上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。画框边立着张泛黄的纸条:"1983年冬,王秀兰赠予女儿"。 那年冬天特别冷。母亲把我的小手按在钢琴键上,冰凉的金属触感让我想起教室后排总也擦不干净的玻璃窗。父亲是…
《雨夜里的三双手》
《雨夜里的三双手》 凌晨三点的雨声敲打着窗玻璃,我蜷缩在宿舍床上,盯着手机屏幕上那句"爱让人变得温柔与勇敢"反复刷新。这是母亲昨天在家族群里发给我的话,此刻却像根刺扎在我心里。手机突然震动,父亲发来张照片:母亲正在给老家老屋的漏雨屋顶补瓦,雨水顺着她发梢滴落,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水花。 三年前那个暴雨夜,我永远记得母亲跪在泥水里补瓦的背影。那时我刚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