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未完成的旋律》

《未完成的旋律》

暮春的雨丝斜斜地打在玻璃窗上,我缩在咖啡馆靠窗的角落,望着街角那把褪色的吉他。琴箱上积着薄灰,像是被时光遗忘的旧物。突然,一串清亮的音符刺破雨幕,我下意识抬头,看见一个穿灰布衫的年轻人正仰头望着屋檐,右手在琴弦上轻轻拨动。

“这曲子…”我听见自己干涩的声音,”像是《富士山下》的前奏。”

年轻人转过头来,眼角有细密的皱纹,像是被岁月揉皱的琴谱。他笑着把琴箱往怀里拢了拢:”是《爱情转移》的第三段前奏。”琴弦在暮色中泛着微光,他继续弹奏,前奏部分却突然断了,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。

“你们年轻人现在都习惯听前奏判断歌曲了?”他忽然开口,指尖还在空中虚划着旋律,”我年轻时在街头卖艺,有个老先生总说我的《七里香》前奏像《晴天》,气得我三个月没碰吉他。”

我望着他琴包上褪色的”1983″字样,忽然想起大学时在琴房遇到的陈老师。那年我总抱怨自己弹不出《富士山下》的哀愁,陈老师却让我把琴盖完全打开,听雨滴落在琴箱上的声音。”音乐不是比赛,”他敲了敲我的琴弦,”就像你总急着看结局,却忘了故事里藏着多少伏笔。”

年轻人突然停下弹奏,从琴包里掏出个泛黄的本子。借着咖啡馆的暖光,我看见扉页上工整地写着:”1983年5月17日,台风天在台北车站弹唱《爱情转移》,有位姑娘说前奏像《富士山下》,后来成为我妻子。”后面的日期里密密麻麻记着各种前奏引发的误会,最末一页是行潦草的字迹:”今天在雨中弹《富士山下》,终于有人听出前奏是《爱情转移》的变奏。”

雨声渐密,咖啡馆的爵士乐隐约传来。年轻人忽然起身,将吉他横抱在胸前,开始弹奏两段旋律交织的曲子。我注意到他左手小指有道月牙形的疤痕,随着指法翻飞,竟与《爱情转移》的指法惊人相似。当两段旋律在某个和弦上交融时,窗外的雨突然变得温柔,像无数透明丝线缠绕着音符。

“年轻时总想用前奏证明自己,现在才明白,”他忽然开口,”音乐就像人生,前奏是伏笔,副歌才是高潮。那个姑娘说前奏像《富士山下》时,我其实很高兴——她的直觉比我的技术更接近音乐的本质。”

我想起去年在音乐节遇到的流浪歌手。他总在唱完前奏就收起吉他,观众们交头接耳猜测歌名。直到有位白发先生举起手:”先生,您前奏像《稻香》的改编,但主歌里有《小幸运》的影子。”他愣住了,后来在后台告诉我:”我年轻时总教人速成,现在才懂得,音乐不该是快餐。”

年轻人将琴放在谱架上,从怀里掏出张泛黄的纸条。上面用铅笔写着:”致所有匆忙听歌的人:请留心那些未完成的旋律,它们可能正在寻找属于自己的副歌。”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,咖啡馆的暖光透过玻璃,在他脸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

我忽然想起大学时的钢琴课。有次我弹《月光奏鸣曲》时,总被教授打断:”别急着跑向第三乐章,先听听第一乐章的叹息。”后来在音乐厅听到真正的演奏,才明白那些未完成的音符里藏着多少情绪的铺垫。

年轻人起身告辞时,我看见他琴箱夹层里躺着张泛黄的照片。照片里是个穿碎花裙的姑娘,正仰头望着他在弹奏《爱情转移》。”那是我妻子。”他轻声说,”她说前奏像《富士山下》时,我正想纠正她,她却笑着把伞塞给我。”

雨后的风裹着泥土的清香,我望着年轻人远去的背影。忽然明白,音乐从来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,那些未完成的旋律里,藏着无数可能性的种子。就像陈奕迅在《富士山下》里唱的:”谁能凭爱意要富士山私有”,而林俊杰在《爱情转移》里回应:”故事在重写,你敢不敢再试一次”。

咖啡馆的爵士乐继续流淌,我翻开随身携带的琴谱本。扉页上陈老师教我的那句话在墨迹中浮现:”留白处自有天地宽。”或许我们总想用前奏定义整首曲子,却忘了每个音符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故事。就像此刻窗外的梧桐树,春雨打湿的叶片正在抽芽,而未来的某天,会有新的风经过,带来新的旋律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