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雨巷里的蝴蝶标本》
我至今记得那个梅雨季的黄昏,雨水在梧桐叶上敲出细密的鼓点。林夏抱着褪色的帆布包站在校门口时,书包带子正挂着几片枯黄的银杏叶。
“你的蝴蝶标本呢?”我盯着她帆布包侧袋露出的檀木盒边角,想起上周生物课解剖室里,她蹲在角落给死去的凤尾蝶做防腐处理的样子。那天她白大褂口袋里插着三支不同颜色的钢笔,在解剖刀与镊子间游走,像蝴蝶振翅时抖落的鳞粉。
她愣了半晌才回答:”上周被暴雨冲散了。”沾着雨水的手指无意识摩挲着帆布包上褪色的刺绣,那是幅残缺的蝶恋花纹样。我们沿着积水的石板路往教室走,她忽然蹲下来,从帆布包底层掏出个泛黄的笔记本。内页夹着半片蓝闪蝶翅膀,在暮色中泛着幽幽的磷光。
“这是妈妈留给我的。”她指尖抚过蝶翼上细密的裂纹,声音轻得像飘落的柳絮,”小时候她总带我去山里采标本,说蝴蝶翅膀上的每道伤痕都是它活过的证明。”笔记本里贴满各地采集的鳞粉标本,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的照片——扎马尾的少女蹲在溪边,膝盖上趴着只蓝闪蝶,背后是层叠的珙桐树。
那天之后,我们的课桌开始出现奇妙的交换。她会在我的错题本里夹手绘的鳞粉标本,我在她的笔记本里添写校园里的银杏叶脉络。直到深秋某个午休,她突然把笔记本推到我面前。扉页上用朱砂画了只残缺的蝴蝶,翅膀上用金粉写着:”最珍贵的标本,是那些不敢示人的裂痕。”
她开始讲述父亲在工地受伤后变得沉默的故事。我则说起母亲因抑郁症卧床的夜晚,如何对着窗外的月光数星星。我们的对话像两株藤蔓,在生物教室的玻璃窗上蜿蜒生长。她教我辨认不同蝴蝶翅膀的磷光反应,我带她观察月光下树叶的呼吸频率。
冬至那天她带来个铁皮盒,里面躺着半只凤尾蝶。断裂的触角处缠着细如发丝的金线,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。”这是用妈妈留下的蓝闪蝶翅膀修复的。”她睫毛上凝着细小的冰晶,”她说每道裂痕里都藏着另一个生命的故事。”
惊蛰前的雨夜,我们在实验室通宵制作标本。她突然把解剖刀递给我:”试试给这只枯叶蝶做防腐处理。”刀尖划开蝶翼的瞬间,我看见她颤抖的指尖在记录本上写:”2023.3.21, successfully preserved the memory of a fallen leaf butterfly.” 那晚窗外的玉兰树正在抽芽,细碎的光斑落在她发梢,像蝴蝶鳞粉在月光下的流转。
毕业典礼那天,她送我个檀木盒。打开时,半片蓝闪蝶翅膀在盒中轻轻颤动,磷光映出她手写的字迹:”有些亲密需要时间风干,就像蝴蝶的翅膀需要树脂封存。”盒底压着张泛黄的照片,是我们蹲在溪边给蝴蝶做标记的合影,照片边缘用金粉写着:”最亲密的袒露,是让彼此看见生命里的裂痕与光芒。”
如今每当我经过生物教室的窗台,总能看见那株珙桐树在风中摇曳。树影间隐约可见无数蝴蝶标本,每只翅膀上都闪烁着独特的磷光。我想起林夏说的那句话:当两个灵魂愿意展露各自的伤痕,那些裂痕里就会生长出新的生命脉络。就像那些被封存在树脂里的蝴蝶,在时光的褶皱中,依然能听见翅膀振动的声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