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十五岁的月光》

《十五岁的月光》

录音棚的空调发出轻微的嗡鸣,我盯着调音台上泛黄的《十五岁》词谱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谱边磨损的毛边。玻璃窗外飘来桂花香,恍惚间又看见十五岁那年的自己,在老式钢琴前踮着脚尖,发梢沾着晨露,把写满歌词的作业本藏进琴凳夹层。

那时我总在课间躲在音乐教室的储物柜后写词。柜门铁锈斑驳,能看见后墙上用粉笔写着”音乐改变生活”的褪色标语。班主任王老师常把没收的歌词本锁进这个柜子,却不知道我总在午休时偷偷翻出来誊抄。有次被她当场抓获,她举着皱巴巴的纸页说:”小林,你这是在浪费青春写这些无病呻吟的句子?”

我攥着被红笔圈出的”梧桐叶落满肩”据理力争,却在她转身时听见储物柜里传来老式录音机的沙沙声。循声望去,看见音乐老师陈工正对着柜门说话:”十五岁的少年人,连落叶都写得这般郑重,这倒是难得的灵气。”原来王老师早发现这秘密,却把录音机藏在柜子里悄悄收录。

那天傍晚,陈工把我带到学校废弃的礼堂。褪色的幕布上还留着”庆祝国庆三十周年”的鎏金字样,穹顶的彩绘玻璃早已碎裂,漏下的夕阳在斑驳的木地板上织出光斑。他指着礼堂角落的旧钢琴:”这是1958年劳模汇报演出用的施坦威,你试试看?”

琴键冰凉,却让我想起每个周末去陈工家学乐理的日子。他总把谱架垫在《拜厄钢琴基础教程》上,用红蓝两色铅笔在空白处画音符的轨迹。有次我写完《梧桐叶落满肩》,他蘸着茶水在玻璃窗上画旋律线,说:”词是时间的褶皱,曲是褶皱里透出的光。”

礼堂里忽然响起断断续续的琴声,我慌忙起身,发现陈工正用手机播放十五年前录制的歌。录音里传来少年清亮的嗓音,在生锈的吊灯下轻轻摇晃:”梧桐叶落满肩/少年心事几许/月光把影子拉得很长/像条未写完的诗行。”我愣在原地,看见他鬓角的白发在光影中微微发亮。

“十五岁的月光能照见三十年后的自己。”陈工打开琴盖,”当年我录下这个版本,想着等它长出翅膀再放飞。现在看来,有些歌早该在十五岁就起飞。”他弹起我写的曲,旧钢琴发出温暖的共鸣,像时光在琴弦上流淌的河流。

那天之后,我开始在礼堂的钢琴上练琴。暮色中的梧桐树影落在谱架上,我忽然明白陈工说的”时间的褶皱”。十五岁写的词里藏着对季节更迭的敏感,二十岁改编的曲里多了对岁月沉淀的领悟。就像礼堂穹顶的裂缝,让月光能斜斜地穿过,在木地板上投下流动的银河。

去年冬天,陈工在病床上让我把《十五岁》的词曲重新编曲。他握着我的手在五线谱上画音符:”记住,音乐不是时间的刻度,而是心跳的切片。”他最后听到的版本里,加入了电子合成器的音色,模拟梧桐叶在风中的沙沙声,像无数细碎的时光在琴键上苏醒。

如今我站在录音棚的调音台前,看着LED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。十五岁的月光依然在词句间流淌,只是多了些岁月酿成的琥珀色。有位乐评人说我的作品带着”少年感”,我笑着把陈工送的梧桐叶书签夹进谱夹——叶脉里蜿蜒的纹路,分明是时光写给青春的情书。

玻璃窗上的雨痕渐渐模糊了,我按下试听键。老钢琴的共鸣中,十五岁的歌声与三十岁的旋律在时空中交织,像永不散场的月光,在每一个寻找光亮的夜晚静静流淌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