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檐下听雨》

《檐下听雨》

暮春的雨总带着江南特有的缠绵,我站在老宅的雕花木窗前,望着檐角垂落的雨帘出神。青石板上泛着水光,恍惚间又看见那个佝偻的身影,在雨中捧着半旧的搪瓷盆,像捧着一簇即将熄灭的烛火。

那是三年前初到苏州的日子。我租住在平江路附近的老宅,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时,常能遇见巷口卖花阿婆。她总把沾着晨露的栀子花塞进我手里,说”小囡住得近,莫要错过好花”。我总笑着道谢,却从没问过她的住处。

直到那个暴雨倾盆的傍晚。我在便利店躲雨时,瞥见街角有个湿透的布娃娃,正被雨水冲得歪歪斜斜。冲出去时只来得及抓住布娃娃的衣角,却看见穿蓝布衫的老人正跪在积水里,用竹竿一点一点往岸边推。她浑浊的眼睛里映着路灯,像两汪即将干涸的井。

“阿婆,我帮您!”我脱下外套垫在布娃娃下,老人却摆摆手:”这娃娃是我外孙女,她走丢三年了。”雨点砸在青石板上,她絮絮说着外孙女左耳的月牙胎记,声音里带着化不开的苦涩。我忽然想起阿婆总把花塞给我时,指甲缝里也嵌着泥土。

那天我陪她在雨里寻了整夜。当布娃娃终于被找到时,老人颤抖着从贴身口袋掏出个油纸包,里面是块发硬的桂花糕。”这是我攒了半年的钱,给外孙女买的。”她眼角的皱纹里蓄满雨水,”孩子她妈走的时候,连块像样的糕都没买过。”

我捧着桂花糕站在雨里,突然明白阿婆日日塞花的缘由。那天起,我每天绕道去巷口买花,却总被阿婆拦下:”小囡,花要自己种才香。”她教我辨识各种栀子,教我在墙角种下几株月季。直到某个清晨,我发现她门前多了块小黑板,歪歪扭扭写着”谢谢小囡”。

梅雨季来临时,我搬进了老宅。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,正撞见阿婆在给布娃娃缝补衣裳。她抬头冲我笑,眼角的皱纹里盛着晨光:”小囡,今天有新客人。”果然,门廊下站着个穿校服的女孩,手里攥着半块桂花糕。

“这是…阿婆给的?”女孩怯生生地问。阿婆摸摸她的头:”你妈妈当年也这样攥着糕跑过,现在该教教你女儿了。”我忽然想起杨绛先生的话,原来善意就像檐角的雨滴,落在谁家都成了甘霖。

去年深秋再访老宅,阿婆已住进了养老院。她送我一本泛黄的相册,里面夹着张老照片:扎麻花辫的女孩蹲在花丛里,手里捧着沾露的栀子。照片背面写着:”1987年6月15日,小囡第一次送花给我。”

如今我常在窗前摆一盆栀子,花瓣落在青石板上,像时光落下的句点。有时会遇见新搬来的邻居,他们总说这巷子里的花特别香。我笑着指指门楣上褪色的”谢”字,那是阿婆用红漆写的,已经斑驳得看不清字迹。

雨又落下来,打在木窗棂上叮咚作响。我忽然懂得,善意从来不是等价交换的筹码,而是种在心底的种子。它或许会被误解,或许会蒙尘,但只要记得自己种下的那一刻,便如同檐下听雨,纵使岁月流转,那声音永远清亮如初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