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海棠与二哈的春日协奏曲》

《海棠与二哈的春日协奏曲》

暮春三月的上海,我总爱去武康公园的紫藤花廊散步。那天晨雾未散,我踩着湿润的青石板路,忽然被一簇粉白相间的小花吸引。那株海棠开得正盛,花瓣层层叠叠舒展着,像极了小时候在动画里见过的棉花糖云朵。指尖触到花瓣时,指尖沾染的淡香里竟隐约混着某种熟悉的犬类气息。

这气息让我心头一颤。去年深秋在杭州灵隐寺前,我曾遇见一只被遗弃的哈士奇幼崽。它蜷缩在香樟树根下,灰褐色的毛发沾满泥浆,琥珀色的眼睛里盛着破碎的星光。当时我正捧着保温杯里的龙井,看着它用前爪扒拉着落叶,忽然想起此刻掌心的海棠花瓣。

记忆的碎片开始拼接。六岁那年,我在北京胡同口捡到一只受伤的橘猫,它蜷在我书包里三天三夜,直到父亲用红绳系住它的脖子带回家。后来它成了小区里最胖的橘猫,总爱蹲在晾衣绳上朝路过的哈士奇吠叫。那些被猫毛和狗毛染白的旧毛衣,那些在宠物医院走廊里此起彼伏的呜咽声,此刻都化作武康路海棠树下的细雨,淅淅沥沥落进记忆的褶皱。

“叮咚——”手机突然震动,是大学室友发来的消息:”还记得我们养的那只二哈吗?它现在在云南给白族老奶奶当看门犬呢。”配图是张泛黄的全家福,照片里穿学士服的我们身后,那只戴着红色蝴蝶结的哈士奇正把玩着毛线球。2015年毕业季,这只从宠物市场抱回来的幼崽,曾把我的毕业论文当磨牙棒啃出个月牙形的洞。我们给它起名叫”二哈”,因为觉得这个名字能概括它所有虎头虎脑的瞬间。

武康公园的海棠花忽然就落满了肩头。花瓣上的露珠折射着七色光晕,让我想起在云南旅行的那个清晨。白族老奶奶家的木楼前,二哈正蹲在青石阶上晒太阳,它脖颈间的银铃随着呼吸轻轻摇晃。老人说这狗是儿子从北方带回来的,从此再没离开过村口那株百年海棠。每年清明,他们都会在树下摆满白族扎染的布娃娃,说这是给远方归来的游子的接风宴。

花枝忽然剧烈摇晃,几片花瓣被风吹向天空。我仰头望着那片飘摇的粉白,忽然明白这世间最美的风景,往往诞生于最意想不到的碰撞。就像二哈啃坏论文那天,我在图书馆顶楼发现整面墙的海棠正在暴雨中怒放;就像白族老人院的老海棠树,历经百年风雨仍与哈士奇共享同一片天空。

暮色渐浓时,我在公园长椅上遇见一对散步的老夫妇。老先生拄着拐杖,老太太的碎花伞下藏着半块巧克力。他们身后,哈士奇幼崽正追着滚落的柚子皮,在落英缤纷的小径上画出歪歪扭扭的轨迹。这画面让我想起《小王子》里说的:”重要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。”或许海棠与二哈的相遇,本就是命运埋下的隐喻——当我们学会用心灵丈量世界,那些看似突兀的联结,都会化作照亮生命的星光。

归途经过街角花店,橱窗里摆着盆将开未开的海棠。店员说这是新到的品种,叫”北国哈士奇”,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蓝。我忽然觉得,这或许就是春天最温柔的谎言——它把远方的哈士奇、江南的海棠、北国的晨雾,都揉碎在三月的风里,让我们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,与记忆深处的星辰重新相遇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