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巷里的光

雨巷里的光

暮春的雨丝斜斜地织着,我蜷在图书馆的角落里,看着手机屏幕上那张泛黄的老照片。照片里穿校服的少年站在梧桐树下,雨水顺着他的发梢滴落,在水泥地上晕开深色的圆。这是《你好,旧时光》里黎语冰的初登场,也是无数观众在深夜里擦拭眼角的画面。

一、暗巷里的萤火

2016年的重庆,潮湿的空气中漂浮着火锅的香气。黎语冰的童年像被雨水泡发的旧书页,每一页都浸着墨色的伤痕。父亲常年在外地工作,母亲在纺织厂值夜班,十二岁的他独自穿过三条街去上学。校门口的梧桐树见证过无数个这样的清晨:少年把书包顶在头上,单脚跳着穿过积水的巷子,裤脚沾满泥浆,却始终不敢放慢脚步。

初中班主任在家长会上展示的”问题学生”名单上,黎语冰的名字总是被红笔重重圈起。他的数学作业本永远只有零星几道正确答案,作文本里写满”我恨这个世界”的句子。但总有人记得那个在美术课上偷偷画满星空的男孩,记得他蹲在操场角落给流浪猫包扎伤口时,睫毛上凝着的雨珠。

二、旧时光里的光斑

2017年的秋老虎来得格外凶猛,黎语冰在周周家阁楼发现了那本《飞鸟集》。泛黄的书页间夹着张泛蓝的拍立得,是周周穿着白裙子在樱花树下的笑脸。这个发现像一簇火苗,点燃了他沉寂已久的灵魂。他们开始用旧手机拍摄彼此的日常:黎语冰在画室调色时滴落的颜料,周周在琴房练琴时飞舞的琴谱,还有深夜校门口那盏永远亮着的路灯。

最动人的是陶艺教室的黄昏。当黎语冰把周周送他的陶土捏成歪歪扭扭的杯具时,周周突然说:”你看,裂痕是光进来的地方。”这句话像一束光刺破了他心头的阴霾。他们一起在窑变中等待奇迹,看着原本灰暗的陶土在高温中绽放出斑斓的纹路。那些共同创作的器物,至今仍摆在我的书桌上,釉面流转着时光的温度。

三、雨季后的晴空

2018年的高考放榜日,黎语冰站在公告栏前反复确认自己的名字。当”清华大学美术系”几个字映入眼帘时,他忽然想起十二年前那个在雨中奔跑的少年。现在的他依然会在阴雨天感到心悸,但已经学会在画布上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情绪。毕业典礼上,他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,台下有细碎的抽泣声——因为他说:”真正的成长,是学会与阴影共生。”

在给周周的婚礼请柬上,黎语冰画了幅水墨画:雨中的梧桐树,枝桠间漏下的阳光,还有树根处萌发的新芽。他说:”有些伤痕终将成为年轮。”婚礼当天,当周周穿着婚纱从雨幕中走来,黎语冰终于鼓起勇气吻了上去。这个迟到的吻,让在场的所有人想起《飞鸟集》里的句子:”让死者有那不朽的名,但让生者有那不朽的爱。”

四、永不熄灭的星光

去年深秋,我在798艺术区偶遇正在办个人展的黎语冰。展厅中央的装置艺术《雨巷》令人震撼:无数个玻璃罐里装着不同形状的水滴,在射灯下折射出彩虹。他指着角落里那罐特别的水滴说:”这是周周留给我的。”打开罐盖,里面是半枚烧制变形的陶片,边缘还留着当年窑变的痕迹。

“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总画雨中的少年。”他在访谈中轻抚着画册,”其实每个雨天都是新的开始。就像我画的那句诗:’雨打湿翅膀,是为了让飞翔更接近天空。'”展签背面,他抄录了泰戈尔的诗句:”世界以痛吻我,要我报之以歌。”

暮色渐浓时,我站在展厅外的梧桐树下。雨水再次落下,但这次不再冰冷。远处传来不知谁在弹奏《致爱丽丝》,琴声混着雨声,在空气里织成温暖的网。忽然明白,黎语冰们从来不是孤独的星辰,他们只是用伤痕折射出的微光,照亮了更多在雨中跋涉的灵魂。

雨停了,水洼里映出满天晚霞。那些被雨水冲刷过的裂缝里,终将生长出比想象更绚烂的光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