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直播间里的光》
凌晨两点的直播间总是亮如白昼。我望着屏幕上跳动的”关注主播”提示框,第37次按下拒绝键时,光标在聊天框里闪烁成一道刺眼的银线。弹幕突然炸开一片[怒][怒],像无数只红蝴蝶扑向虚拟的屏幕。
“你们根本不尊重人!”这条弹幕来自小雅,她是我三个月前在直播间偶然结识的观众。此刻她正在镜头外疯狂敲击键盘,连麦申请的红点在凌晨三点的黑暗里格外醒目。我下意识摸了摸耳返,那里还残留着昨天直播时被汗水浸湿的触感。
三个月前的雨夜,我作为新晋带货主播在直播间推销雨伞。当小雅第七次打断我的产品介绍,用带着哭腔的语气说”主播我家里漏雨”时,我鬼使神差地打开私信记录。那个账号名是”雨中芭比”,头像却是烈日下的向日葵,昵称栏写满”求关注”三个字,共87次。
那晚我破天荒地延长了直播两小时。当小雅第八次连线时,我指着镜头说:”小雅,你愿意把家里的情况告诉我吗?”她犹豫了十分钟,最终在公屏打出一行字:”主板烧了,手机摔了,现在连弹幕都打不出来。”我在镜头前拆开快递箱,里面是十把不同图案的雨伞,每把伞柄上都绑着用快递胶带手写的地址。
第二天清晨,我收到小雅发来的定位。穿过城中村的逼仄巷弄,在漏雨的出租屋里,这个总在深夜发弹幕的姑娘正用铁丝绑着手机支架。她看见我时慌乱地藏起烧焦的主板,却在看见我手中那把歪歪扭扭的”手绘向日葵伞”时红了眼眶。
“主播,你说这算不算双向奔赴?”小雅现在已经是我的固定搭档,她的直播间常出现我的虚拟形象。我们会在产品链接里嵌套”搜索雨中芭比领专属优惠码”的暗号,但每次她要求关注时,我也会展示后台数据——这个月我们直播间帮助127位观众解决了实际问题。
上周的暴雨夜,小雅再次在公屏哭喊”手机又摔了”。我立刻打开设备调试,却意外发现她账号异常。原来那些”求关注”的弹幕背后,是某个不良软件对流量粉的自动发送。当我把修复好的手机放进她颤抖的掌心,她忽然说:”其实我早该明白,真正愿意陪你淋雨的人,不会逼你摘下伞柄看他的手机号码。”
现在每晚七点的直播间,总有个角落亮着”雨中芭比”的虚拟灯牌。我们共同整理的”应急物资清单”出现在置顶公告,当观众在公屏刷起第八十次”求关注”时,小雅会举起那柄手绘向日葵伞:”需要雨具的朋友,私信留下地址。”
月光漫过直播间的玻璃窗时,我常想起那个雨夜。当数字流量异化为情感勒索,或许我们更需要重建这样的连接:不把关注视作施舍,不把弹幕当作交易。就像我们共同修复的第88部手机,在亮起的屏幕里,终于照进了真实的人影。
此刻小雅正在后台调整直播推流,她总说这是”双向奔赴的流量”。我轻轻关掉”关注提示”的自动回复,看着监控里那些沉默的观众,忽然想起第一次收到礼物时的慌乱——原来真正珍贵的不是被看见,而是看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