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爱是学会与另一个灵魂对话》

《爱是学会与另一个灵魂对话》

那是个梅雨季的傍晚,我站在咖啡馆的落地窗前,看着玻璃上蜿蜒的水痕。手机屏幕突然亮起,前男友发来消息:”你真的能学会爱人吗?”这句话像根细针,刺破了表面平静的湖面。

三个月前,林川在暴雨中冲进我家楼下接我。那天我发烧到39度,蜷缩在沙发里发抖,他浑身湿透却把伞全倾向我这边。我至今记得他后背被雨水打湿的衬衫贴在皮肤上,像块温热的湿毛巾。当时我就想,这样的男人应该永远属于我。

后来我才发现,爱原来不是单方面的燃烧。林川总在深夜给我煮姜汤,却从不问我在想什么;我满心欢喜给他整理书架,他却把我的建议全部忘光。直到某个加班的雨夜,我发着烧独自在家,发现他连退烧药都没准备,才惊觉那些体贴不过是惯性付出。

“你太像只护食的猫了。”心理咨询师周教授在第三次咨询时这样评价我。她让我画出过去五段关系的情感曲线,我才发现自己总在关系开始时就陷入焦虑。高中暗恋的学长永远在球场上,大学时异地恋的男友总在忙项目,每次投入感情都像在沙地上建城堡,刚搭好框架就被潮水冲垮。

我开始在旧书市场淘《爱的五种语言》,却在”服务之爱”那章打了个盹。直到遇见周教授的实习生小夏,那个总穿米色针织衫的姑娘。她教我如何观察:”你看那盆绿萝,叶子发黄是因为缺水还是需要转动位置?”我们蹲在小区花坛边,像植物学家般分析每株植物的生存状态。

三个月后的社区读书会上,我主动请缨给独居老人读报。78岁的王奶奶总把报纸折成纸飞机,直到某天她颤巍巍掏出个铁盒,里面躺着泛黄的《诗经》。”我女儿说年轻人都不懂诗了。”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抚过”执子之手”的句子,”其实她不知道,我年轻时也这样等过人。”

那天我读懂了周教授的话:爱是两棵树的相互致意。就像王奶奶的铁盒里,除了《诗经》还有张泛黄的车票,1968年从开封到郑州的硬座,目的地栏写着”周明德”。原来她等待了整整三十年,等那个把车票遗忘在铁盒底的年轻人。

我开始在日记里记录”爱的观察笔记”。发现林川每次出差前都会在玄关留盏小夜灯,就像他父亲当年为他做的;注意到小夏总在周三下午去宠物医院,给流浪猫做绝育手术。这些细节像散落的拼图,渐渐拼出完整的灵魂图谱。

最艰难的领悟发生在母亲病倒的那个冬天。我握着化疗单在病房守了七天七夜,却始终没问过她真实的想法。直到某天深夜,她突然说:”当年你爸追我,每天往我单位门口送烤红薯。”我才知道,那个总被父亲忽略的少女,曾偷偷把烤红薯掰成两半。

那天凌晨三点,我给林川发了封长邮件。附件里是整理了三年的”情感收支表”,记录着每次争吵的导火索和未说出口的感谢。最后附上王奶奶的铁盒照片,和那句”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。邮件发送时,窗外的雪正纷纷扬扬,像无数未完待续的省略号。

如今我依然会为爱焦虑,但学会了在焦虑时暂停。就像周教授说的,爱是门需要反复练习的功课。上周小夏带我去参加读书会,我们给流浪猫办了场诗歌朗诵会。当黑猫”宋词”第一次主动蹭我的手心时,我突然想起《诗经》里那句”投我以木桃,报之以琼瑶”。

爱或许永远学不会,但我们可以成为更好的练习者。就像林川最近发来的消息:”我学会在送姜汤时先问’今天想喝甜的还是咸的’。”附件里是张照片,他正在教女儿用乐高搭”爱的形状”——两棵根系缠绕却各自伸展的大树。

梅雨季结束那天,我在咖啡馆遇见曾经的读者。她举着新买的《小王子》说:”这次终于读懂了’驯养’的真谛。”阳光穿过云层洒在玻璃上,折射出细碎的光斑,像无数个正在生长的对话气泡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