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墨香里的酸涩》

《墨香里的酸涩》

江南梅雨季的清晨,我总爱去老宅后院练字。青砖墙根下那方被雨水冲刷得发亮的石桌,是太爷爷留下的砚台。每当墨块在青石上研出松烟香,我总想起祖父临终前攥着那方砚台说:”记住,好字要带着墨香入纸。”

那年深秋,我在宣纸上铺开洒金笺,蘸了半碟陈年醋汁。祖父教我调墨时总说”墨分五色,枯润相生”,可我偏要学那古怪方子。酸涩的液体在纸上洇开,竟真的晕染出山峦叠嶂的形状。阳光斜斜地照在窗棂上,醋液蒸腾起细小的白雾,恍惚间竟觉得像极了祖父教我写《兰亭序》时,宣纸上氤氲的茶香。

“这是写字?”祖父突然推门而入,手中的茶盏”当啷”砸在青石桌上。我慌忙用衣袖擦拭纸面,却见那些醋渍在阳光下愈发鲜亮,宛如宣纸上绽开的琥珀。祖父的竹杖重重杵地:”墨是松烟胶与麝香调的,你倒好,拿醋当墨!”他气得胡子直颤,却悄悄把醋碟往我怀里塞了塞。

我捧着那碟醋,在暮色里翻遍《书法执笔法》。松烟墨要”三研三滤”,可祖父说老宅井水能养墨,便在井台边支起石臼。冬日的井水泛着青苔,我守着咕嘟冒泡的墨块,看它从浓稠转为琥珀色,突然想起祖父总念叨的”墨如美人,养三分烟火气”。可那碟陈醋始终在我案头,像块烫手的山芋。

腊月里替祠堂写春联,我鬼使神差又用了醋汁。红纸铺展时,祖父的咳嗽声从堂屋传来。我慌忙研墨补救,却见春联上的”福”字被醋渍浸得发软,像祖父佝偻的脊背。祖父拄着拐杖出来,指着墙上的墨迹:”你瞧瞧,这哪里是’福’?分明是’醋’!”

雪落满窗棂那夜,我在祠堂后院发现祖父的旧木匣。褪色的红绸布里裹着半块残缺的砚台,还有本泛黄的《墨经》。指尖抚过”墨之贵,贵在养”的字迹,忽然明白那些年祖父为何总把陈醋放在砚台边。原来他早看透了墨的性子,就像江南的梅雨,需要陈醋般的酸涩来中和过分的浓烈。

第二天清晨,我带着那碟陈醋去拜访镇上最年轻的裱画师阿嬷。她掀开竹帘时,晨光正落在她银白的发梢上。阿嬷接过醋碟,轻轻嗅了嗅:”这陈醋养了二十年,倒真成了墨的良伴。”她教我如何用醋汁调出”雨过天青”的色韵,如何让酸涩的底色托起松烟的筋骨。当第一滴醋汁在宣纸上晕开,我忽然看见那些酸痕里藏着松针的暗纹,像祖父教我写的”永”字八法,横竖撇捺间都藏着天地灵气。

如今我的书案上,松烟墨与陈醋始终并置。每当要落笔时,总要先闻闻那股穿越时光的酸香。前日替老宅重写春联,我特意在”福”字最后一捺点染了醋汁。祖父棺前的白菊沾着晨露,我看见晨光穿过醋渍,在宣纸上投下细碎的金斑,恍惚又见祖父拄着竹杖,在井台边教我研墨的模样。

昨夜下过雨,井水又涨了。我提着竹筒去打水,忽然听见井底传来”咕嘟”声。蹲下身,看见陈醋在井水里漾开层层涟漪,倒映着檐角的风铃。这一刻终于懂得,祖父说的”墨要养”,原是教我们如何在岁月里,把苦涩酿成回甘。就像那些被醋渍染黄的宣纸,经过百年陈化,终会生出琥珀色的光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