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最后一页日记本》

《最后一页日记本》

九月的晚风卷着银杏叶扑在窗台上时,我正坐在图书馆的角落里翻看那本磨破封皮的日记本。纸页间夹着的演唱会门票被汗水洇湿的痕迹依然清晰,像一道未愈的伤口。

那是2018年深秋的夜晚,我在高铁站月台遇见裴尚轩。他背着吉他盒匆匆跑来,毛衣袖口沾着草屑,裤脚还带着雨水的凉意。”抱歉来晚了,刚才在站台捡到这个。”他把一张皱巴巴的纸条塞进我手里,上面用铅笔写着:”请把这首歌送给真正的听众。”

那张纸条后来被做成我们粉丝圈的暗号。每当他在演唱会上唱到《雨巷》时,总会有人默契地举起手写板。后来我才知道,那天他本该在邻市开签售会,却因为暴雨滞留。我们素未谋面的年轻人,就那样在泛黄纸页的褶皱里完成了初次相遇。

2020年冬天,我在医院走廊的消毒水气味中收到了匿名包裹。牛皮纸盒里躺着半本空白日记本,扉页用钢笔写着:”给愿意倾听故事的人”。那段时间我正经历父亲病重,裴尚轩的《夜行记》专辑突然在深夜的病房响起。他唱到”在寂静中寻找共鸣的频率”时,监护仪的滴答声仿佛成了某种回应。

我开始在日记本上记录病房窗外的梧桐树影。某个凌晨三点,发现本子新增了三行小楷:”11月7日 晚安,梧桐叶落了。12月15日 雨又下了,你窗台上的多肉还在吗?1月3日 等春天来的时候,我们一起看樱花。”

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持续了九个月。直到父亲离世那天,我在整理遗物时从他的旧皮夹里抽出一张泛黄的票根——2016年裴尚轩初代演唱会的座位号,正是我当年在高铁站月台捡到的票根背面标注的数字。

“其实那天在站台捡到的不是票根,”他在追悼会后突然出现在病房,黑色风衣肩头落满细雪,”是某个歌迷遗落的应援卡。我把它带回家研究了整夜,发现背面有加密的摩斯电码。”他掏出手机展示加密聊天记录,原来我们素未谋面的歌迷早在三年前就建立了秘密社群。

2022年春天,我在樱花纷飞的校园里收到他的邀请。他说要举办”无观众音乐会”,所有听众通过线上直播参与。当《春雪》的前奏响起时,我看见千万个手机屏幕化作漫天星光。他忽然对着镜头说:”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天吗?你手里攥着皱巴巴的纸条,就像此刻我们隔着屏幕传递心跳。”

这场持续五年的对话在2023年夏天戛然而止。某天凌晨三点,我收到他发来的最后一条消息:”今年不再喜欢我了吗?”对话框上方显示着”对方正在输入”的提示持续了四十分钟,最终化为一片空白。

整理他的遗物时,我在吉他盒夹层发现那本空白日记本。最后一页用铅笔写着:”2018年9月15日,高铁站月台捡到纸条时,银杏叶落在我肩头。现在终于明白,有些相遇早就在时空的褶皱里写好了结局。”纸页边缘有被反复摩挲的痕迹,像有人试图从字里行间抠出未完的故事。

窗外的银杏叶又开始飘落时,我在日记本最后一页写下:”2023年9月15日,终于读懂了那片银杏叶的重量。”合上本子时,听见远处传来《雨巷》的旋律,这次是来自某个陌生人的手机播放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