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千次点赞的月光》
图书馆的吊扇在头顶吱呀转动,林小满把脸埋进《飞鸟集》的纸页间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书脊上陈星然的名字。这是她第三次借同一本书,管理员总说书还剩三个月保质期,可那些被荧光笔划破的句子,早被月光浸得发亮。
2019年深秋的梧桐叶簌簌落在教室窗台时,林小满开始注意陈星然。这个总穿米白色毛衣的男生会在午休时用钢笔在草稿纸上画星空,笔尖沙沙声比窗外的蝉鸣更清晰。她偷藏起那张画着北斗七星的纸,直到第二天发现上面多了行小字:”给小满的礼物”。墨迹被晨露洇开,像初春融化的雪水。
后来林小满的帆布包里总装着牛皮纸袋。每次陈星然经过,她都会从书包侧袋掏出烤得焦黄的栗子,说这是奶奶新学的方糖炒栗子。男生接过纸袋时,虎口处有块淡粉色的胎记,像枚未完成的月亮。林小满数着对方睫毛的颤动次数,发现每吃一颗栗子,那片月光就会往左偏半毫米。
2020年春天的樱花落在陈星然肩头时,林小满在朋友圈发了首诗:”你睫毛上停着整个春天的雨/我数了七十二次日升才找到/那片最完整的云”。配图是图书馆窗台上的玻璃瓶,里面漂浮着七颗风干的栗子。点赞数在深夜十一点突破三位数时,她突然想起陈星然说过,银河系每秒有四百万颗星星熄灭。
梅雨季的黄昏,林小满在朋友圈发了张暴雨中的校园照片。陈星然在评论区留了句”明天带伞”,配图是他常坐的长椅。林小满把手机贴在脸上,雨水顺着下巴滴进衣领,她第一次发现原来”晚安”两个字,可以像此刻的雨滴般连成线。
秋分那天,林小满在朋友圈发了张满月照片。月亮被晚霞染成琥珀色,她特意在九点十七分更新动态——这是陈星然总坐的教室最后一排座位号。点赞数在凌晨两点达到999时,她听见窗外有风铃在响,像谁在数着星星。
冬至前夜,林小满的微博被推到同城热搜。照片是图书馆顶楼的星空,配文写着”给第1000个点赞的人”。评论区突然涌入大量陌生账号,有人@陈星然:”听说有个女生为你写了整本诗”。林小满的手指悬在删除键上,突然看见置顶评论:”你朋友圈的栗子,我尝过三颗”。
跨年夜的钟声响起时,林小满站在图书馆天台。陈星然举着热可可从旋转楼梯下来,围巾上沾着雪花。她数着他睫毛上的冰晶,突然开口:”其实我朋友圈的每颗栗子…”话没说完,整栋楼突然停电。
黑暗中有手机闪光灯此起彼伏。林小满看见陈星然手机屏保是张星空图,和她们第一次相遇那天的草稿纸一模一样。他耳后的胎记在月光下泛着银光,像被风吹散的银河。
“其实每颗栗子…”林小满的声音在寂静中发颤,”都是我数过七十二次日升才找到的星星。”
陈星然把热可可塞进她手里,掌心温度烫得她眼眶发酸。远处跨年倒计时开始,烟花在夜空中炸开的瞬间,林小满看见他解开了围巾,露出内衬上绣着北斗七星的米色毛衣。
“你朋友圈的每句诗…”陈星然的声音混着烟花声,”都是我画在草稿纸上的星轨。”
2021年清明,林小满在朋友圈发了张结婚请柬。照片里陈星然穿着她织的星空围巾,背景是他们第一次约会的图书馆。点赞数在午夜突破1000时,她收到条来自陌生号码的短信:”终于等到第1001颗星星落地了”。
此刻林小满坐在飘窗上,看着窗台上那瓶风干的栗子。手机屏幕亮起,陈星然发来张星空照片,照片角落有行小字:”你数过的每一颗星星,都落在了我的眼睛里”。她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雨天,陈星然说:”银河系每秒有四百万颗星星熄灭,但总有一颗会永远亮在我的睫毛上”。
月光漫过窗台时,林小满在朋友圈更新动态。配图是结婚证上两枚交叠的指印,配文写着:”从第1001颗点赞开始,我们的银河终于有了名字”。点赞数在子夜时分达到2000,她看见陈星然在评论区留了句”接下来换我数到黎明”,配图是他新买的望远镜,镜头里正映着漫天星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