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梧桐树下的第五封信》

《梧桐树下的第五封信》

老宅门前的梧桐树又抽新芽了。我蹲在树根处擦拭那块青砖,砖缝里嵌着的褪色红丝带在春风里轻轻摇晃。这是陈默离开时系上的,他说要等五年后树再长高半人高时回来。

五年前我总爱坐在树杈上晃腿,看陈默抱着吉他从镇中学走来。他校服第二颗纽扣系得歪歪扭扭,琴盒里总揣着半包阿胶糖——那是他省下半个月饭钱给我买的。那天他忽然把琴弦绷断,把半块糖塞进我手心:”等我能弹出《致爱丽丝》就娶你。”

现在树下的长椅蒙了层灰,椅背刻着的”夏夏”二字被雨水泡得发胀。我翻开琴盒夹层,五张泛黄的明信片像褪色的蝴蝶簌簌坠落。2003年苏州博物馆,他画了半幅《寒山寺的钟》;2004年杭州西溪湿地,他拍下我撑油纸伞的背影;2005年南京中山陵,两张并排的剪影贴着”我们终将成为历史里的小数点”。最底下那张写着:”如果分离是爱的刻度,请让我成为你永远读不懂的等号。”

镇西头的裁缝铺改成了奶茶店,老板娘是我高中班主任。她擦拭着玻璃罐里的陈皮梅子:”你陈默哥三年前搬去深圳做游戏原画师了。”我盯着杯壁上的珍珠晃了晃神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的脚步声。

“你居然把老宅租给奶茶店?”陈默的袖口沾着水彩颜料,手里攥着半截断弦。他蹲下来捡起青砖上的红丝带,指尖被丝线割出细小的血珠。五年来他留着寸头,眼尾笑纹却更深了,像当年琴盒上被我咬破的牛皮纸。

我们坐在长椅上分食阿胶糖。他掏出个牛皮本,内页贴满我学生时代的涂鸦:数学课上画的流泪小人,体育课偷吃辣条的鬼脸,甚至还有月考卷上被老师用红笔圈出的错题。最后一页夹着张诊断书——他父亲肺癌晚期,医生建议他尽快离开苏州。

“那天我抱着他父亲看梧桐树,他说树影像极了你的侧脸。”陈默摩挲着树根处的刻痕,那里有我们用小刀刻的”永远”,被雨水冲刷得只剩模糊的轮廓。我翻开他带来的画册,每页都是我不同时期的肖像:图书馆穿白毛衣的姑娘,医院走廊扶着输液架的背影,甚至还有我抱着流浪猫蹲在梧桐树下的速写。

暮色漫过屋檐时,陈默从背包里取出个褪色的琴盒。断弦在夕阳下泛着暗金色的光,他重新校准琴弦的手指依然残留着当年调音时的颤抖。”其实我早该弹完那首歌。”他拨动琴弦,泛黄的五线谱上,”致爱丽丝”的旋律像断线的风筝,在梧桐叶沙沙声中重新起航。

我们并肩坐在老树下,看最后一片枯叶飘落在刻着”永远”的青砖上。陈默的画笔悬在半空,我忽然想起他临走前塞给我的牛皮本里,夹着张泛黄的糖纸——阿胶糖的包装纸上,印着两个依偎的简笔画小人,旁边写着:”分离不是爱的计量单位,而是丈量我们是否愿意共同穿越时空的标尺。”

月光漫过屋脊时,我听见陈默在哼唱改写的《致爱丽丝》。他新编的旋律里,主歌是梧桐树影婆娑,副歌是五张明信片拼成的银河。琴盒里新增的第六张明信片上,画着两个并肩看星的人,背面写着:”爱是让等号后面永远有续写的可能。”

晨雾漫进窗棂时,我替陈默擦去琴箱上的灰。他枕着我的肩膀沉睡,睫毛在晨光中投下细碎的阴影。五年来我收集了132片梧桐叶,做成标本夹在日记本里,却始终没等到那封迟到的第五封信。而此刻他胸前的口袋露出一角信纸,字迹被汗水晕染成模糊的墨团:”致我的永远未完成时——”

风掠过屋檐的铃铛,惊醒了栖息在断弦上的白鸽。我们相视而笑,把阿胶糖的碎屑撒向新抽的嫩芽。或许爱从来不是用分离后的痛楚来丈量,而是像梧桐树年轮里藏着的时光胶囊,每个春天都会破土而出,带着记忆的芬芳继续生长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