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等级之外》
手机屏幕的蓝光在凌晨两点依然亮着,我揉了揉发酸的眼睛,手指在微信对话框里反复删改。对话框里躺着那句”兄弟们等级都挺高啊”,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胸口。这是上周五深夜,群里有人突然发来的消息,二十几个兄弟在游戏段位排行榜前二十的名单里,像二十颗星星般整齐排列。
“等级高又怎样?”我盯着对话框里自己删掉又打上的回复,突然想起三年前那个暴雨夜。那时我们挤在大学城出租屋的客厅,六台电脑并排摆开,显示器在雨声中此起彼伏地闪烁。游戏里刚解锁新地图的兄弟们激动得把键盘敲得噼啪响,屏幕上的血条被我们用彩虹色特效刷得七彩斑斓。
“老陈的指挥系统!”大壮突然跳起来,他的机械键盘在木质地板上磕出清脆的响。屏幕里,那个穿着紫色指挥官制服的男人正用魔法阵操控着整个战场,六支小队在他脚下如同精密齿轮般运转。我看着等级排行榜,大壮的”统帅”等级已经突破六十,而我的”侦察兵”还卡在四十九级。
“等级就是话语权啊。”二狗叼着半包辣条,他总说等级高的兄弟在团战时能抢到更好的装备。我们这群游戏代练专业的学生,等级从来不是靠日常任务积累的。大壮的账号是他在电竞学院的兼职所得,每天要帮人代打十小时;二狗的账号绑定了校园网,凌晨三点服务器最活跃时,他的代练订单能排到明天中午。
那天暴雨冲断了网络,我们只能开起语音打字。老陈的战术指令混着雨声传来:”小林,你带三组绕后,注意敌方埋伏点。”我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坐标标记,突然发现等级四十九的侦察兵能看见更远的草丛,而等级六十的统帅能直接锁定敌方指挥官。等级系统像无形的枷锁,把我们的操作能力切割成可量化的数字。
“等级高自然有优势。”阿杰把冰镇可乐贴在脸上,他刚升到五十级就解锁了高级技能。我们聊起游戏外的生活,代练单费从每小时五十涨到八十五,等级高的账号接单量是普通号的五倍。等级成了我们生存的硬通货,就像简历上的工作年限,简历上的学历,简历上的证书。
但等级真的能衡量一切吗?上周五深夜的对话让我想起大二那年。我们组队参加游戏设计比赛,大壮负责场景建模,二狗写代码,老陈做音效,我写剧本。当作品获得省级奖项时,评委说:”你们的等级分布很均衡,这是团队协作的典范。”可我们明明熬夜修改方案到凌晨三点,等级却始终卡在提升的临界点。
等级系统在游戏里是成长勋章,在现实中却可能变成困住我们的玻璃罩。就像二狗的账号,等级永远卡在四十九级,因为他的代练单总被更高等级的账号抢走。我们不得不不断购买”经验包”,用真金白银堆砌等级,就像在虚拟世界里砌起围墙,把真实的兄弟情谊隔绝在外。
“等级高又怎样?”我最终在对话框里敲下这句话。屏幕那头突然安静下来,接着是老陈的语音:”等级高能抢到更好的代练单,但等级低不代表打不过。”他分享来一段录像,画面里等级四十九的我用战术配合击溃了等级六十的对手,六个兄弟的等级条同时跳动的画面像烟花般绽放。
第二天清晨,我们约在游戏厅碰头。大壮的等级已经突破六十,二狗的账号绑定了新服务器,阿杰的代练单排到了下周。但更让我惊喜的是,老陈的账号等级卡在四十九,却接到了个特殊委托——帮人设计游戏内团队协作攻略。我们围坐在霓虹闪烁的玻璃窗前,看着窗外晨雾中的城市,等级排行榜上的数字突然变得不再重要。
等级系统终会失效,就像游戏更新会重置段位,人生起伏会改变排名。但那些暴雨夜里的语音打字,那些熬夜修改的方案文档,那些共享账号时交换的密码,才是真正刻在记忆里的等级。就像此刻,我们看着老陈的攻略文档里,用红笔圈出的不是等级数字,而是”团队协作”四个字。
手机屏幕再次亮起,这次是二狗发来的消息:”等级高能抢到代练单,但等级低能看见更真实的兄弟。”我笑着回复:”等级之外,才是真正的江湖。”窗外晨光熹微,我们六个人在游戏厅门口合影,照片里每个人的等级条都指向同一个方向——向更远的、没有等级限制的远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