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警灯下的家书》
那晚的警笛声格外刺耳,我蜷缩在客厅的沙发上,看着母亲把父亲的警服挂回衣橱。深蓝色的布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,袖口的警徽被拉链勾住了,像只折翼的蝴蝶。这是父亲连续第七天没回家吃晚饭,衣橱里那件沾着咖啡渍的衬衫,已经变成我们全家最熟悉的”天气预报”。
一、暗夜来电
“小满,爸爸要出警了。”凌晨两点,手机屏幕突然亮起。我正盯着天花板上的裂纹发呆,那是去年台风天留下的痕迹。父亲的声音裹着电流声,像是从深水里浮上来:”别担心,只是处理交通事故。”可我知道,他手机里永远循环播放着《平安经》,那首被我们戏称为”警队安眠曲”的佛经,每次念到”愿得一切众生,远离灾难”时,他的手指就会不自觉地摩挲起手机边缘。
凌晨三点十七分,楼道感应灯突然亮起。母亲端着姜茶从厨房出来时,我正盯着玄关处那双黑色作战靴。鞋柜第三层永远摆着三双备用鞋,左数第二双鞋跟处有道细小的裂痕——那是去年追捕毒贩时被碎玻璃划伤的。父亲总说这是”勋章”,可母亲偷偷把那双鞋换成了系带皮鞋。
二、时光标本
书桌上的台历被母亲用红笔圈了七个圆圈,每个圆圈旁都画着歪歪扭扭的太阳。我总在数学课上走神,草稿纸上涂满警车、对讲机、防弹衣的涂鸦。班主任把我的画贴在教室后墙时,我听见后排男生小声嘀咕:”这哪是数学课代表,分明是警校预备生。”
周末的超市成了我们的秘密基地。母亲会特意绕到生鲜区,指着水灵灵的草莓说:”这是爸爸最爱吃的。”我蹲在地上数货架上的矿泉水瓶,突然想起父亲出警包里那瓶过期的维生素片,还有他总说”喝完这瓶就换新的”的承诺。收银台前的电子钟显示着17:03,和父亲每次出警的时间只差两分钟。
三、逆行轨迹
第七天清晨,父亲把警号牌别在书包上,说要参加反诈宣传进校园。我故意把作业本涂满荧光笔痕迹,看他弯腰捡纸团时,发现他后颈新添了道浅浅的疤痕。宣传册上印着父亲去年破获的”杀猪盘”案件,照片里他站在警车前,警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。
暴雨突至的傍晚,对讲机里传来急促的呼喊。母亲把备用钥匙塞进我手里:”爸爸要加班,记得锁好门窗。”我蹲在窗边看雨帘中的警车,车顶的红蓝警灯像两簇跳动的火焰。突然,对讲机里传来熟悉的声音:”小满,爸爸马上到家。”雨声瞬间变得清晰,仿佛能听见车轮碾过水洼的节奏。
四、晨光破晓
第七天深夜,防盗门发出熟悉的”咔嗒”声。我揉着眼睛扑过去,却看见父亲肩头落满细碎的雪花。他警服口袋里掉出半块巧克力,包装纸被体温焐得发软。母亲端着热汤从厨房出来时,父亲正用湿毛巾擦拭我的眼镜:”今天数学课讲什么?”
晨光爬上餐桌时,我看见父亲枕下压着张皱巴巴的纸条,上面是歪歪扭扭的”平安”二字。那是他第七次出警归来,也是我第一次发现,警号牌背面刻着极小的”平安经”梵文。母亲把第七个圆圈涂成金色,台历翻到下个月的某日,父亲又把”出警”两个字圈了起来。
窗外的梧桐树开始抽芽,警车呼啸而过的声音渐渐变成熟悉的背景音。我知道,那道深蓝色的身影会再次消失在晨雾中,就像七年前那个夏夜,父亲把哭闹的我抱上警车时说的:”爸爸去抓坏人,很快回来。”此刻,他对讲机里传来新一天的指令,而我的书包里,静静躺着那张被荧光笔涂满的作业纸——那是给未来某次出警准备的”平安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