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间的年轮》
我站在咖啡馆的落地窗前,看梧桐叶在暮色里打着旋坠落。手机屏幕突然亮起,是林夏发来的消息:”你真的连我的朋友圈都没看过吗?”我握着冰美式的手微微发颤,杯底残留的咖啡渍在纸巾上洇开,像极了那年冬天她留在毛衣上的口红印。
那是2018年深秋,我收到大学同学聚会的邀请。当我在酒店大堂看见林夏穿着米色风衣朝我走来时,突然想起她大四那年把录取通知书摔在我脸上的样子。我们曾像两株缠绕的爬山虎,在图书馆的落地窗前分享同一副耳机,在凌晨三点的自习室交换过彼此的笔记。但当她执意要出国读研时,我正准备向她表白,于是那些未说出口的”喜欢”变成了彻夜难眠的辗转反侧。
“听说你去了深圳?”她笑着递给我一张名片,指腹擦过我掌心的薄茧。我注意到她无名指上的钻戒已经换成素圈,袖口处磨出了细密的毛边。我们聊起前年她回国时,我正躺在医院输液的场景,她红着眼眶说:”那天我站在住院部楼下,看着你吊瓶里的液体一滴一滴流下去,突然觉得那些争吵都那么可笑。”
我装作不经意地瞥向窗外,暮色中的城市像被泼了墨的油画。林夏开始讲述她在硅谷的工作,说现在每天要处理二十封邮件,周末还要去社区教老人用智能手机。她提到上个月在旧金山看到我朋友圈的徒步照片,”你居然去了我以前最爱的金门大桥”,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羡慕。
我低头搅拌着早已凉透的咖啡,糖粒在褐色液体中载沉载浮。手机屏幕又亮起来,这次是大学室友阿杰发来的消息:”听说你单身?”我望着对话框里那个闪烁的”对方正在输入…”,突然想起三年前阿杰在酒吧里醉醺醺地说:”林夏要是敢跟你分手,我给她介绍十个海归男!”此刻酒吧的霓虹灯似乎穿透了时空,在视网膜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转机出现在今年春天。我在深圳湾公园遇见了苏晴。那天她穿着鹅黄色连衣裙,在木棉树下教流浪猫吃冻干。我蹲下身想帮猫梳理毛发时,她突然握住我的手腕,掌心的温度像春日融化的雪。”你手怎么这么凉?”她仰起脸时,发丝间带着海风咸涩的气息。我这才注意到她右耳戴着和我同款的银色小贝壳耳钉。
我们开始每周去喂猫。苏晴会带各种手工饼干,她说自己开了一家宠物烘焙工作室。有次她指着公园长椅上的涂鸦说:”你看这个向日葵,像不像我们第一次见面的那天?”我愣住时,她突然凑近我耳边:”那天你帮我捡起来摔坏的咖啡杯的样子,真像个笨拙的骑士。”
但真正让我动摇的,是那个暴雨夜。苏晴浑身湿透地冲进我家,怀里抱着被狂风掀翻的流浪猫。她发着高烧却坚持要照顾小猫,直到凌晨三点才退烧。我望着她伏在沙发上的背影,突然想起林夏分手时说的那句:”你连吵架都不会,怎么让我信任你?”
那天我在朋友圈发了张晨雾中的公园照片,配文是:”有些路要独自走完。”没想到第二天就收到林夏的私讯:”你朋友圈定位显示去了大理?”我正要回复,手机又跳出苏晴的消息:”你昨天是不是又去喂猫了?”
这两个女人像两股绳,一左一右地将我往不同方向拽。直到上个月苏晴邀请我去参加她的宠物市集,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很久没认真看过她的眼睛。在摊位布置时,她突然握住我的手:”其实我早就发现,你每次遇到困难都会去喂猫。”我这才惊觉,这个总说”猫咪是我的家人”的姑娘,早已在我生命里扎下了根。
而林夏的突然出现,则像把生锈的钥匙,”咔嗒”一声打开了尘封的门。她发来老照片说:”你看,这是我们第一次去吃的那家火锅店,现在还在。”配图里穿着校服的我们,正对着沸腾的红油锅底惊呼。我盯着照片里她被辣出眼泪的脸,突然想起去年冬天她发来的消息:”你胃病还没好,怎么还吃冰激凌?”
某个失眠的深夜,我站在阳台上看着深圳湾的灯火。手机里躺着苏晴刚发的消息:”市集明天开幕,你来当我的助手好吗?”而林夏的对话框停留在三天前,她问:”你真的不考虑回来吗?”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扑面而来,我突然明白,那些所谓的”中间状态”,不过是给所有不甘心留的退路。
第二天我带着相机去了苏晴的摊位。她正在给猫咪做毛发护理,阳光穿过她发间的银丝,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。我举起相机时,她突然转头:”你拍我的时候,眼睛里有星星。”我愣住时,她把冰镇酸梅汤塞进我手里:”记得大学时,你总说想学摄影,后来呢?”
我握着冰杯子的手微微发抖。三年前我确实买了相机,却只在朋友圈发过九宫格照片。真正想拍的光影,都藏在未发送的草稿箱里。苏晴突然握住我的手:”你不需要拍完美,只需要记录真实。”她无名指上的戒痕在阳光下泛着微光,像极了我掌心的茧。
市集开幕当天,林夏发来消息说:”我买了飞深圳的机票。”我站在人潮涌动的摊位前,看着苏晴教孩子们给猫咪梳毛。手机又震动起来,这次是苏晴发来的照片:她抱着卖剩的曲奇饼,背后是夕阳下的海面。
我突然想起尼采的话:”当你凝视深渊时,深渊也在凝视你。”那些未说出口的”喜欢”,那些欲言又止的”再见”,最终都化作了掌心的纹路。或许真正的成长,就是学会与过去的自己和解,同时保持对未来的期待。
暮色四合时,我收到林夏的短信:”我坐飞机了,落地再联系。”苏晴凑过来递给我最后一块曲奇:”明天去看展吗?我请客。”我望着她眼角的细纹,突然发现这个总说”猫咪是家人”的姑娘,眼角也有岁月的痕迹。
路灯次第亮起时,我站在天桥上看着车流如织。手机屏幕亮起又熄灭,最终停留在苏晴发来的猫咪视频:它正用爪子拨弄着新买的玩具,尾巴在夕阳里划出金色的弧线。我按下语音键:”明天见。”发送前又编辑了一句:”记得给小家伙拍照。”
风掠过耳际时,我突然明白,那些所谓的”中间状态”,不过是给自己留的缓冲带。就像年轮的中间层,既承载着过去的记忆,又孕育着未来的可能。我们不必急着告别过去,也不必仓促拥抱未来,只需在时光的河流里,做一艘从容前行的船。
夜色渐深,我删掉了林夏的好友申请。手机屏幕亮起又熄灭,最终停留在苏晴发来的消息:”猫咪说它想听你讲大学的故事。”我笑着按下语音键,这次没有编辑,只是轻轻说:”明天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