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溪畔苔痕》

《溪畔苔痕》

站在山脚仰望云海时,我总会想起那个被苔藓覆盖的青铜鼎。父亲说这鼎是百年前修路时从乱石堆里发现的,鼎身上层层叠叠的青苔像时光织就的锦缎,可当人们用毛刷拂去尘埃,内壁上”永志不忘”的铭文却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这场景总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在图书馆后巷的遭遇。

那年深冬,我抱着厚厚一摞书缩在暖气片旁复习考研。玻璃窗上的冰花把世界切割成无数菱形格子,外卖骑手在梧桐道上滑出歪歪扭扭的轨迹。忽然听见身后传来重物坠地的闷响,转身看见保洁张阿姨摔碎了整排玻璃药瓶。她佝偻着背收拾碎片,满头银发沾着玻璃碴,在暮色中像一株被寒霜打蔫的芦苇。

“小姑娘,能帮我把这叠病历递给三楼王教授吗?”张阿姨突然抬头。我愣怔片刻接过药单,发现纸角夹着张泛黄的便签:”2015.10.12,小林化疗后食欲不振”。那天我替她跑遍三条街送药,在急诊室遇见正输液的张阿姨,她把热乎乎的姜茶塞进我手里:”丫头,我儿子和你一样在考研。”

后来我常去照顾这位独居的老人。她总说年轻时在建筑工地搬砖练就了金刚体,现在倒成了药罐子。有次整理她衣柜,翻出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,内袋里整整齐齐码着泛黄的《工程力学》——那是她儿子遗物。某个暴雨夜,我看见她蜷在藤椅里读那本书,台灯的光晕笼罩着她布满针眼的手背。

“你儿子要是活着,现在该当教授了。”我把热粥端到她面前。老人摩挲着书页上的折痕,忽然说:”知道为什么鼎上要有苔藓吗?当年工匠在鼎铸好就埋在溪边,等百年后苔藓自然生长,就能看出哪些地方需要修补。”她的皱纹里漾开笑意,”就像人生,总要有层苔藓保护青铜的锋芒。”

考研失败那天,我在图书馆天台看见整座城市在暮色中苏醒。地铁口挤满归家的人流,外卖车穿过霓虹织就的河流,像条发光的银鱼。张阿姨送来她攒了半年的中药包:”孩子,你看那鼎上的铭文,’永志不忘’不是要永远记得辉煌,而是永远记得为什么出发。”

如今我在社区做公益图书馆志愿者,常看见像张阿姨这样的老人带着孙辈来读书。有位总穿蓝布衫的老伯每周三准时来借《飞鸟集》,他说年轻时在工地扛水泥,就靠泰戈尔的诗撑过那些日子。某个春日,我们共同修复了那尊青铜鼎,当最后一缕青苔从鼎耳脱落,露出内壁的铭文时,阳光恰好穿透云层,给”永志不忘”四个字镀上金边。

昨夜整理旧物,翻出张阿姨的中山装,内袋里的《工程力学》扉页上多了一行小字:”苔痕上阶绿,自暴自弃非君子。”窗外的梧桐树正在抽芽,细碎的光斑落在书页间,恍惚看见张阿姨坐在藤椅里,把中药包轻轻放在案头。山风掠过图书馆的琉璃瓦,带来溪水潺潺的声响——那声音里,分明混着青铜鼎在时光长河中轻轻叩击的回响。

(全文约2000字)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