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免费与尊严的独白》

《免费与尊严的独白》

图书馆的玻璃幕墙外,梧桐叶正簌簌地落。我捧着《百年孤独》站在三楼期刊区,忽然听见身后传来一声惊呼:”居然不用VIP!”转头望去,几个穿校服的女孩正对着某本电子期刊封面指指点点,她们面前那台自助借阅机闪着幽蓝的光。

这声惊叹像块投入湖心的石子,在午后的寂静里泛起层层涟漪。我望着自助终端机左下角那个醒目的”免费”标识,突然想起三年前在省图书馆实习时,主管曾指着同一台设备说:”这是政府民生工程,所有学术资源必须对公众开放。”彼时正值”知识平权”运动风起云涌,各省市纷纷将电子数据库纳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。

“你们看这个论文下载记录!”领头的女孩指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下载条目,”明明标着免费,为什么还要刷校园卡?”她手里的平板显示着某高校的论文检索页面,首页广告位正推送着”开通VIP享全文下载”的弹窗。我注意到设备操作指南上用红笔标注着”持有效身份证件即可登录”,而她们校服上的校徽在阳光下泛着冷光。

这让我想起去年冬天在社区服务中心的经历。当我带着独居的刘奶奶办理适老化改造时,工作人员指着某智能家居设备的宣传单:”现在开通会员服务,免费试用三个月。”老人布满皱纹的手指在”免费”二字上轻轻摩挲,最终却选择了最基础的版本。后来在回访时,她总念叨:”这些字写得跟天书似的,免费两个字倒比英文容易认。”

此刻图书馆的自助设备突然发出提示音,有个穿灰布衫的老者正对着界面发愁。他布满老年斑的手在”注册登录”按钮上悬停许久,最终转身走向人工服务台。我快步上前帮他操作,发现老人身份证上的照片已经模糊,系统提示”证件信息过期”。这个细节让我想起去年参与社区数字适老化改造时,我们团队设计的”银发通道”正是针对这类问题。

“其实操作很简单。”我边说边演示如何用身份证芯片直接认证。老人布满皱纹的眼角泛起笑意,他掏出老花镜仔细端详屏幕上的操作指引,忽然用带着浓重乡音的普通话问:”这机器咋个不认我的老年证?”我这才想起,部分城市推出的”长者数字福利码”在公共终端尚未全面覆盖。

女孩们继续在期刊区穿梭,她们最终带着几十份PDF文件离开。我注意到设备日志显示,她们中有七人在同一小时内连续下载了23篇论文,其中五篇来自某知名高校的付费数据库。这让我想起在高校图书馆工作时,有位教授曾对这种现象发表过见解:”免费资源就像自助餐,有人用来果腹,有人用来宴客。”

正午的阳光斜斜地穿过书架间的缝隙,在《资本论》的书脊上投下细长的影子。我忽然想起前年参与”乡村数字鸿沟”调研时,在湘西某山村小学的经历。那里的孩子们用捐赠的旧电脑访问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,班主任王老师总在课后手抄重点内容。”你们看这些动画课件多好,就是得连基站。”她指着窗外若隐若现的信号塔,”去年冬天信号全无,孩子们就抱着平板在雪地里等。”

此刻图书馆的WiFi信号指示灯正规律地闪烁,自助设备旁的显示屏滚动播放着”数字公民素养提升工程”的宣传片。我忽然意识到,那些在免费资源中穿梭的身影,既是享受者也是建设者。就像在参与社区智慧养老项目时,我们设计的”时间银行”系统让年轻人用志愿服务兑换父母的健康监测服务,这种互助模式正在重构数字时代的价值交换体系。

暮色渐浓时,我看见穿灰布衫的老人又在期刊区徘徊。这次他成功下载了三篇农业技术论文,临走前特意向我道谢。这个瞬间让我想起在参与”数字乡村”建设时,老支书的话:”机器再先进,也得有人教老人用。”或许真正的免费,从来不只是资源的无成本获取,而是让每个群体都能平等地接入数字时代的列车。

图书馆闭馆音乐响起时,自助设备仍在闪烁着不眠的蓝光。那些在免费与付费的边界游走的人们,就像在数字洪流中寻找航向的舟楫。我们既要警惕技术垄断对公共资源的侵蚀,也要理解市场规律下的合理分层。当我在离开时听见两个女孩讨论:”下次直接带身份证来,省得麻烦”,我知道这场关于免费与尊严的对话,才刚刚开始。

暂无评论

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


				
|´・ω・)ノ
ヾ(≧∇≦*)ゝ
(☆ω☆)
(╯‵□′)╯︵┴─┴
 ̄﹃ ̄
(/ω\)
∠( ᐛ 」∠)_
(๑•̀ㅁ•́ฅ)
→_→
୧(๑•̀⌄•́๑)૭
٩(ˊᗜˋ*)و
(ノ°ο°)ノ
(´இ皿இ`)
⌇●﹏●⌇
(ฅ´ω`ฅ)
(╯°A°)╯︵○○○
φ( ̄∇ ̄o)
ヾ(´・ ・`。)ノ"
( ง ᵒ̌皿ᵒ̌)ง⁼³₌₃
(ó﹏ò。)
Σ(っ °Д °;)っ
( ,,´・ω・)ノ"(´っω・`。)
╮(╯▽╰)╭
o(*////▽////*)q
>﹏<
( ๑´•ω•) "(ㆆᴗㆆ)
😂
😀
😅
😊
🙂
🙃
😌
😍
😘
😜
😝
😏
😒
🙄
😳
😡
😔
😫
😱
😭
💩
👻
🙌
🖕
👍
👫
👬
👭
🌚
🌝
🙈
💊
😶
🙏
🍦
🍉
😣
Source: github.com/k4yt3x/flowerhd
颜文字
Emoji
小恐龙
花!
上一篇
下一篇